闻“田间稻香”思粮食安全,悟“三苏初心”守文化自信,论“远大前程”论就业观与择业观。9月22日晚,成都医学院师生跟随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的步伐,在2022四川省大学生“开学第一课”体悟“国之大者”,践行初心使命。
四川省大学生“开学第一课”由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承制。节目以“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为主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通过“田间稻香”“三苏初心”“远大前程”“国之大者”四大篇章,激励全省高校师生心中有梦,眼里有光,砥砺前行,不辱使命。课上,三位大学生课代表,登台串讲,展现着榜样的力量。更有四位重量级嘉宾,带领我们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的路线,为我们带来一堂精彩绝伦的思政大课。
成医师生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在线认真收看直播,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校党委书记余小平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曾对大学生们说,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大家要热爱劳动,脚踏实地,在实践中一步步成长起来。这些年来,成医学子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我们的同学中,有一进校就想“回乡当村支书,带领大家致富”的硕士研究生高潜;有一毕业就选择去全军驻地海拔最高的单位——海拔4530多米的西藏那曲军分区做门诊所护士、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的彭燕。面对成都本轮疫情,学校有一大批00后同学奔赴一线参与抗疫志愿服务。在未来的人才培养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激励成医学子牢记学校“五个特别”光荣传统,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朱德超说,在“开学第一课”中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到天府之国考察的路线和行走的足迹,深刻感悟到这一路跋涉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教书育人中把“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理念融入教育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努力做好立德树人的“大先生”,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坚定文化自信,心怀国之大者,感恩奋进,担当实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担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
护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彭云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川视察指导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推动治蜀兴川迈上新台阶。从马均、刘俞廷、刘江等嘉宾的讲述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发展、传统文化传承、大学生就业等国计民生的关心重视,对四川人民的深情牵挂,使我们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期待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伟大成就,四川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机关教工第十党支部郭慧杰老师谈到,2022年秋季开学第一课,四位老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路线,向大学生们讲述了永丰村如何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造新时代高水平“天府粮仓”的故事;通过“三苏文化”,教导青年学生敬仰中华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谈“远大前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这场精彩的思政大讲堂为青年学生播下理想信念的火种,激励青年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机关教工第十六支部陈菊老师谈到,看完“田间稻香”这一课,我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内涵。我们在生活中应始终居安思危,践行光盘行动。国家粮食安全有保障,粮食主权才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们要有底气,有信心走好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助力国家发展大局,推动节约型社会的发展。
机关教工第十九党支部任亮老师谈到,喜迎二十大,青春志愿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曾说:“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我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是志愿精神的体现,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升华,我们应把握传统文化优势,将志愿服务活动更好的开展下去。青年学子应当以实际行动向党的二十大献礼,积极开展一系列“喜迎二十大”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以志愿红绘亮党旗红,随时代同行,与时代共振。
药学院陈宇航老师谈到,我一直勉励学生,一定要勇敢地奔跑在青春的赛道上,挥洒青春汗水,不负新时代给予我们的新使命,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能够早日实现!正所谓:无奋斗,不青春。只有依靠奋斗,去努力,去知行合一,才能实现梦想。岁月的长河,从不停息;奋斗的征程,永远向前;梦想的实现,抬首可见!
检验医学院孙文魁老师在看完直播后这样说:观看了四川教育频道的《开学第一课》,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三苏祠时说的文化自信印象深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与论著里,多次引用苏轼的诗词。作为个人,不管身处何地,身处何境,都要抱有此种精神。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护理学院赵丹老师谈到,“一门三进士”,三苏祠已不仅仅是苏家祠堂,这个小小的百亩祠堂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蕴含了巨大的价值与潜力,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华文化的大门。中华民族有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中华精神,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学院侯香老师谈到,“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必奋斗其时”,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过硬的本领赢得学生的心;要不断提升课程亲和力,激发学生理论学习的内在积极性,以朴实的语言、接地气的内容贴近学生;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我思考,以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在以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我也会继续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
临床医学院李谦同学谈到,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要用脚步丈量广阔大地,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心灵感应时代召唤。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我辈青年应攻坚克难、开拓奋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临床医学院郑永利同学谈到,让人民幸福是“国之大者”,保护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坚持文化自信是“国之大者”,科技自强自立亦是“国之大者”。我们生逢其时,有着更广阔的成长空间,更应奋勇拼搏,以青春之我孕育无限希望。
药学院刘柯欣同学谈到,通过观看2022四川省大学生“开学第一课”,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于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同时也是支撑一个民族不断走向发展繁荣的重要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检验医学院庞璟暄同学谈到,“三苏”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三苏文脉、东坡文化发祥地的眉山,亦是我的家乡,我感到很自豪。眉山是三苏故里,是苏东坡出生,生长的地方,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自觉站位“国之大者”,主动承担起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实践。
护理学院吴小意同学谈到,“开学第一课”以青春献礼二十大为主题,邀请四川高校的几位嘉宾为我们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历程。这一课让我明白青年学生自始至终都在陪伴祖国成长,广大青年学生应努力拼搏,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护理学院廖永莲同学谈到,观看完“开学第一课”后,我感触很大。感应时代脉搏,居安思危,一往无前,攻坚克难,开拓奋进,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勇敢积极去面对挑战,去踏平坎坷,跨过山河,直达成功。生命的光彩是需要绽放的,人生的价值是需要创造的,青春的梦想是需要奋斗的。
公共卫生学院郭雨佳同学说,九月的微风带着秋天的气息拂过,数万学子踏入大学校门,开启求学之路。此次开学第一课主要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文化自信以及就业问题展开。中国青年当谨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宣传“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理念。青年是国家面貌的代表,我们应该学习“三苏家风”,敦亲睦祖,诚实守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青年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国家发展的生力军,我们青年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从象牙塔的练兵场自信迈向社会需要的职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朱祗娴同学谈到,这次的开学第一课激励了我内心的斗志,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应担负起时代重任,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在以后的求学之路中,我一定会满怀热情,心拥光明,吾将上下而求索,不辜负党和国家对青年的期盼!
大健康与智能工程学院谢启扬同学谈到,又是一年开学季,踔厉奋进正当时。在观看完2022年四川省大学生“开学第一课”后,我收获颇丰。节目以“田间稻香”“三苏初心”“远大前程”“国之大者”四个主题展开,分别阐述了粮食安全、文化自信、就业等问题。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我们要树立好理想与目标,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素养,保持奋发向上的干劲,不断锤炼本领,为将来能为党为祖国为社会作出贡献而努力。
心理学院蒲锦柯同学谈到,开学第一课马均教授谈到的粮食安全问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必须要居安思危,认识到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忧患意识,尊重农业从业者的劳动成果,珍惜每一粒粮食;恪守粮食安全底线,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打击侵占良田、荒废耕地的不良行为。
(文字整理: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 胡琪茂 周靖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