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以思想融铸教魂,夯实教师党员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以党建引领业务,推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工作全面提升,使支部成为了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以扎实的行动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支部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党支部,2020年被确定为学校首批培育的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021年被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生科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15名,其中高级职称12名,中级职称3名。均为一线教师,且均为高学历人员(13位博士、2位硕士)。拥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天府科技菁英1人,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
思想铸魂,夯实育人的理想
支部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武装的重中之重,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集体学习,确保理论学习抓在日常、严在经常。通过学习强国、川观新闻APP、微信群等网络学习平台,党课开讲啦、重温入党誓词、红色教育基地联学等主题党日,观看“传承红色基因 争当青年先锋”红色典型事迹宣讲会,与机关教工第十支部联建活动等多样形式,学理论和党章党规、分享读书心得、讨论师德师风、探索课堂思政、感悟先进典型等,在学思践悟中,激发教师教育报国的时代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使命责任,夯实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党建引领,奋力投身教学科研
生科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由细胞生物学教研室和生物化学教研室全体党员组成,是教学第一线的基层党组织,两个教研室承担着全校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以及生物技术、生物制药专业10余门专业课的教学工作。支部扎实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经常开展谈心谈话,充分发挥干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引领教师投身教学科研中心工作,无私奉献,精勤教学,扎实推动教学科研提升质量,努力追求高水平教书育人。近年来,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在全国细胞生物学讲课比赛、四川省细胞生物学讲课比赛、四川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讲课比赛等屡获佳绩,在教考分离、CBL教学、网络课程建设中成绩不菲,彭确昆负责的《分子与细胞》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课程,何浪老师获1项国家级教育改革项目;支部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十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近年来发表SCI论文6篇/年。


春风化雨,保驾护航助学生成长
支部教师党员努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良好师德师风引领优良校风学风,坚持以学生为本,把“传道”和“授业”相结合,通过发动教师党员与学生开展谈心谈话,用春风化雨的方式引领学子成长,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支部中8名教师担任学生班主任,配合辅导员做好学生价值引领、专业指导、心理疏导等工作。支部每位教师均担任了生物技术、生物制药专业本科生导师,全程指导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使学生在校也能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支部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激励学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立志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人才,近两年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5项,指导的学生团队多次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省级奖项。2022、2023年获得7个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奖项。



全力以赴,用心用情为社会服务
支部积极参与服务社会活动。在支部书记王兰同志的带领下,支部教师发挥专业优势,持续参与中国细胞生物学会“诺奖讲解”及全国“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为省内各中小学的同学进行生物前沿知识的普及,用心、用情、用专业激发同学们对生命医学领域的热情。支部郝军莉老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走进学校附属小学——桂林小学的课堂,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为小朋友们讲解病毒进入人体的途径和预防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鼓励小朋友们不挑食、加强锻炼、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成长为体魄强健,精神丰盈的人。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党建工作指导业务工作,以业务成绩凸显党建价值,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战斗力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
(生科院教工第一党支部 邓缅、刘科,党委宣传部 刘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