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医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成医要闻>>正文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联合牵头完成的研究成果刊发于国际顶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资料来源:宣传部  作者:王海川  编审: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7日  点击:[]

北京时间2024年5月16日下午5:25,《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影响因子158.5)在线发表在中国开展的救护车上对急性卒中患者超早期启动强化降压治疗的前瞻性、开放标签、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INTERACT4研究结果。该研究结果显示,院前救护车超早期强化降压可使脑出血患者显著获益,院前早期识别脑出血是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护车上启动强化降压治疗获益的关键。研究结果同步在瑞士巴塞尔举行的第10届欧洲卒中组织年会(ESOC)上公布。

该研究由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研究团队联合牵头完成。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刚教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林亚鹏博士、四川省人民医院杨杰教授和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Craig Anderson教授为该研究并列第一作者,现任职于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并兼任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荣誉教授的宋莉莉教授,上海市东方医院李刚教授和四川省人民医院杨杰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哈佛医学院急诊医学系教授Jonathan A. Edlow在NEJM同期配发的社论中指出,该研究表明(卒中的)早期治疗能够带来重要获益,但这种获益必须基于准确早期诊断。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刊发的论文首页


第10届欧洲卒中组织大会发言的INTERACT4主要作者:(左起)林亚鹏、杨杰、宋莉莉、李刚、Craig Anderson和陈晓英


脑卒中急救车超早期强化降压的研究(INTERACT4)是一项由神经内外科、急诊科多学科协作的、当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最具挑战的、脑卒中救护车血压管理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项目共有中国东部和西部的51家医院参研,纳入患者2404例。该研究将收缩压升高(≥150 mm Hg)且发病2小时内的疑似急性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救护车上接受强化降压(收缩压目标,130-140 mm Hg),另一组接受常规血压管理。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功能结局无差异,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亚组分析显示经过院前强化降压,出血性卒中发生功能结局不良几率降低,而脑缺血患者发生功能结局不良几率升高。该研究支持未来中国乃至世界诊疗指南的更新,研究结果提示对待急性脑出血应同急性脑梗死一样,强调争分夺秒诊断和强化控制血压,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


(宣传部 王海川)



上一条:成都医学院第39届学生田径运动会燃情开幕
下一条:成都医学院第十八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正式启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