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与科学的“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音乐在传统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之外,在医学和心理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和临床治疗研究。“从市场需求上看,如综合医院、精神专科医院、特殊儿童康复机构等需要大量的音乐治疗师人才。音乐治疗师想要临床开展工作,除了要有专业的音乐治疗资质,还需要考取卫生部门的其他相关资质,如医师证、心理治疗师证、护士执业证等。”陈孜介说。

陈孜教授讲授音乐治疗专业课
充满挑战的“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作为临床治疗的一个手段,现在的受众越来越多,而且这样的方式相较于其他的治疗手段,需要患者付出的努力更少,更具有趣味性,所以学生多学了一门技能,在就业上也更有优势。”陈孜说。
在操作性治疗中使用的乐器是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来选择,多是选择易上手、好操作,如卡林巴琴、空灵鼓等难度不大的乐器。在结课时,常常是以音乐治疗的操作体验交流会的形式收尾。学生可以在音乐演奏体验的基础上,总结实践经验、巩固理论知识。陈孜也希望学生们在学习中不断摸索和体会,明确各种治疗形式的适用对象和适应症,感受不同治疗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和治疗效果。
寓教于学的“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对于老师和学生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还是情感交流的渠道。陈孜在教授这门专业课的过程中改变了她对教育的看法。
2021年,在一场交流分享会上,当全班团结一心演奏爱国歌曲时,情到深处让师生们都热泪盈眶。陈孜说“我自己年纪大了,以为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自由了,越来越‘水’了,但那一瞬间让我感觉未来可期。素质教育确实可以在课程中潜移默化,在某一个瞬间触发学生情绪,凝聚大家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