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2日,由成都市新都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都医学院联合举办的医贸产业人才交流会在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智汇新都·才链医贸”为主题,旨在聚焦医贸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成都医学院党委书记来建,党委副书记陈晓波,党委常委、副校长代敏,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江先文,新都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区委人才办主任叶昊宇出席,新都区、成都医学院相关部门及区内部分医贸产业重点企业代表参会。

战略同频 蓝图共绘
政校企携手擘画新篇章
新都区是成都市中心城区之一,经济总量迈入“千亿俱乐部”,连续多年荣获全国百强区,入选首批四川省人才工作先行区,城市对产业和人才的承载力不断增强。

叶昊宇部长在致辞中指出,新都区紧密围绕“健康中国”战略,构建“研发制造—流通贸易—器械生产—中医康养”全产业链生态,2024年,全区医药医贸产业产值突破350亿元。新都区以最优渥的政策和最贴心的服务,诚挚邀请成都医学院的专家人才积极参与新都区的医贸产业发展,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交流会上,新都区医贸产业人才工作站正式揭牌。来建书记在致辞中表示,校地企举行医贸产业人才交流会,共同见证新都区医贸产业人才工作站揭牌成立,是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的生动实践,衷心希望各方以建好用好医贸产业人才工作站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构建协同互补、彼此赋能、整体优化的发展格局,共同写好共建共享、共引共育的人才发展“大文章”,推动新都区医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博士破壁 智链协同
共享机制激活发展新动能
会议现场,成都医学院与新都区中医医院签约共建博士共享站,首批6名成都医学院博士正式加入新都医疗卫生领域。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院长翟洪建表示,此次签约入站博士涉及医学护理、检验、大健康等专业,打破传统人才使用模式,实现了高校与地方医疗单位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去年,新都区携手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首创“博士共享计划”柔性引才模式。截至目前,新都区先后与西南石油大学、四川铁道职业学院等院校达成博士共享计划合作,共享博士人数达184名,涉及航空、轨交、油服等重点产业。本次签约入驻的6名博士,进一步将共享领域拓展到公共卫生事业领域,深化了博士共享计划的内涵。这不仅标志着新都区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产才融合迈出了重要一步,更为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通过这种创新的合作模式,新都区正不断拓宽博士共享计划的服务领域,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推动多行业协同发展。
双聘赋能 产教贯通
产才互哺塑造融合新高度
会议现场举行校企人才互聘仪式,实现人才资源双向激活。科伦药业、千方中药等企业专家受聘为成都医学院产业教授,将推动前沿行业经验转化为教学案例,实现课程与产业需求精准衔接。成都医学院药学院3名教授出任企业科技副总,将助力科研成果对接产线创新需求,加速技术升级与产品迭代。

同时,成都医学院向重点医贸企业集中授予“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牌匾,以“授牌赋能”破解学用脱节难题,构建“学习—实践—就业”三阶贯通培养链,为医贸产业锻造实战精兵铺就成长快道。
当前,新都区深度融入国家和省级“一核两走廊多点成圈”发展规划,建成成都医贸大厦,以及华润科伦、云集、大众等8大医贸总部供应链基地,集聚了科伦药业、九州通、同仁堂等80余家重点医贸企业。活动现场发布医贸产业人才能力供给清单及企业需求清单,致力于让产业的“人才图谱”叠加企业的“需求指南”,打通人才与企业需求对接的“最后一公里”。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新都基地人力资源总监李季潇在产业教授代表发言中表示,“相信在成都医学院与新都区委区政府的通力合作下,在各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新都区必将成为汇聚医贸产业英才的‘强磁场’,推动医贸产业迈向新高度,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