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医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成医>>正文

中青校园:成都医学院:“情系雪川 医路生花”黑水之行

资料来源:  作者:  编审: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2日  点击:[]

8月21日至8月24日,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24级卓师班的同学们前往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黑水县,在这片充满红色记忆与民族风情的土地上,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追溯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精神

首日,同学们首先来到芦花会议原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走进充满历史厚重感的旧址内,通过充满历史痕迹的老照片以及实物展品,详细了解了1935年芦花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及重要历史意义。354名老红军及后代亲笔签名的星火般跃动催人奋进,为当代青年留下了宝贵的革命精神财富。同学们认真聆听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深切感悟着长征路上红军与当地群众鱼水相依的深厚情谊,更在红色精神的感召下坚定了学医为民的初心。

图为同学们在认真参观芦花会议原址。游子轩 供图

普及急救知识,筑牢生命防线

次日,同学们在当地社区活动室开展了一场实用的急救知识宣讲活动。针对日常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聚焦徒手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及常见伤口绑带方法三大核心内容,结合清晰的动作示范与通俗的语言讲解,向在场的居民尤其是小朋友们细致传授操作要点,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耐心且细致。讲解结束后,现场开启了互动提问环节,小朋友们踊跃举手,带着对急救知识的好奇积极参与,答对问题的孩子还收到了同学们准备的糖果,在轻松的氛围中加深了对急救知识的记忆,也让实用的急救技能走进了社区。

图为到场志愿者为乡亲们演示包扎手法。游子轩 供图

突发急救显担当,专业守护暖人心

活动期间,一场意外的突发状况让同学们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实战检验。当时,大家正在开展问卷调查工作,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位群众躺在地上,出现嘴唇乌黑、口吐白沫的紧急情况。本着成都医学院“博学博爱,精益求精”的校训,王菁菁、王欣两位同学第一时间冲上前去,迅速协助调整急救动作、规范施救流程;曾雅婷、郭涵江等同学也及时配合。众人的协助为后续专业救援争取了宝贵时间,让居民摆脱生命危险。

图为同学们协作将病人推上担架。潘若溪 供图

问卷调查听民意,暖心赠礼传真情

在调研过程中,同学们遇到不少困难:部分老人不识字,无法独立填写问卷;有些居民因语言沟通不畅,对问题理解存在偏差。对此,同学们灵活应对——对不识字的老人,志愿者逐题口述问题,耐心倾听他们的答案后代为填写;对语言沟通有障碍的居民,就放慢语速、用更通俗的表达反复解释,确保调研信息的准确收集。真诚的态度与细致的服务打动了当地居民,现场参与度远超预期。问卷填写完成后,同学们为参与调研的居民送上了肥皂、牙膏、牙刷等生活物资,小小的礼品虽朴素,却传递着来自成都医学院的温情与关怀。

此次黑水县三下乡活动,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24级卓师班的同学们既在红色旧址中汲取了精神力量,又在实践服务中锤炼了专业本领。未来,同学们也将带着此次活动的收获与感悟,用实际行动诠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通讯员 张睿)

图为同学们在社区宣讲结束时的合影。社区工作人员 供图



上一条:中国教育在线:成都医学院在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佳绩
下一条:中国民主同盟成都市委员会:民盟成都医学院支部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学习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