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肖锋)“开培训学校、办企业公司、研究新药物、涉足医学保健保姆培训......”11月7日,“求索创新·笃行”成都医学院第二届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在新都举行,上千名在校大学生、企业和校友代表等现场交流创新创业经验和经历,共话成长心得。“最具慧眼奖”、“十佳创新创业成果展板”、“十佳学术论文”、“特殊贡献奖”、“优秀指导老师”等多个创新创业奖项现场遴选出。
校园创业第一人 4年炼成“大老板”
蒋孝美是一名来自金川县的学生,现就读于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从大一开始,她就尝试利用假期的时间在家乡开办补习学校,从最初亲力亲为一人一校,已发展到目前在6个县都开办有培训学校的规模。作为医学专业的她,目前已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正筹备进军医学保健保姆方面的培训。
“大学这么好的时光,总不能仅仅只是学习。”作为一名来自偏远地区的长女,蒋孝美坦言最初的创业也是“随心所欲”。“看到县城的孩子课余缺少老师辅导,我就想办个培训班,也当锻炼一下自己。”大学四年,她把假期和周末的时间全都用在办培训学校的事情上。尽管最初什么也不懂,但一路走来,她说自己已经收获了不少。
“踏实肯干,善于观察发现,想好了就去尝试。”这是成都医学院老师对她的评价。尽管偶尔也会和其他同学一起去逛逛街,但蒋孝美表示自己并没有放松学业上的钻研。如今,即将毕业的她已在学校的支持下,入驻新都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她表示,将结合自己所学的医学方面的知识,进军医学保健保姆方面的培训,培养更多更专业的家庭保健师。
理论实践相结合 成医掀起创业潮
“这只是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一个缩影,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创新创业指导员,该校科研中心阳泰老师表示,尽管作为一所医学类院校,但在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成医已多管齐下分别组建了多个创新创业名师孵化团队,并出台政策投入资金,鼓励学生早科研、早社会、早实践。
“大学生创业,需要的是一种勇气。”该校学生处万老师表示,目前,创新创业正成为时代的趋势,但不少在校大学生依然缺乏这方面的思维、意识和能力。他表示,学校并非让每个学生都去创业,但鼓励学生多想多看多尝试,尽量多地培养这方面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便更有利于将来发展。
“知识照亮人生之路,创新铸就美好未来。”成都医学院潘克俭副校长认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需要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点一滴地传承,需要学生们学以致用,一步一个脚印,把个人理想和创造梦想融入国家梦和民族梦,用自己的双手开创成功之路和幸福生活,让青春更加绚丽,让人生更加出彩!
“希望学生们‘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勤于创新’,在实践活动中‘有向权威质疑的锐气,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敢闯敢干。”成都医学院余小平校长表示,作为一所以培养“适应区域医药卫生事业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及相关专业人才”为目标的医学院校,成医已逐步构建起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不断完善并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正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