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附二院重症医学科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团队通力合作顺利实施附二院首例ECPR,成功将一名重症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9月13日16时20分,“重症医学科吗?这里是介入室,患者心率、血压持续性下降,外周指脉氧饱和度低于80%(正常90%以上),并持续性下降,请会诊!”重症医学科杜贵鹏主治医师接到心内科介入室急会诊电话。
杜贵鹏主治医师迅速赶到介入室:床旁彩超排除心包积液;患者病情急剧恶化,呼之不应、无自主呼吸、外周动脉搏动已不能扪及……协助心内科团队继续心肺复苏。10分钟后,心脏自主循环未恢复。
“时间宝贵,必须马上开始抢救”,李彦副主任医师对患者进行了ECPR指征评估,认为传统心肺复苏已很难奏效,“应尽快应用ECMO支持治疗技术,这是目前唯一最有可能为患者带来一线希望的办法”李彦副主任医师紧急与家属沟通。家属同意行ECPR治疗,重症医学科主任吴希、护士长张春梅立即组织杜贵鹏、何正琼、廖舒、冯雪、侯丽等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成员迅速行动起来,评估、准备特种耗材、安置静脉导管、协调多学科配合、制定个体化方案……携带ECMO全套设备耗材到达介入室迅速对患者展开了ECMO治疗。
V-A ECMO 安置中
这是医院首次临床开展ECPR,此前已先后派出5名骨干医护进修学习ECMO,并多次开展演练讨论学习。上机没有难度,难就难在患者无法维持自主心跳,同时还要配合进行传统心肺复苏,面对压力和家属的信任,他们奋力一搏进行救治。
20分钟后V-AECMO顺利安置成功,患者心率转为窦性,外周指脉氧饱和度大于95%,散大固定的瞳孔恢复对光反射……转至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
V-AECMO 安置成功
患者转至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
李彦副主任医师强调:“ECMO只是支持手段,重要的是后续管理维护和对原发病的合理治疗”。转入ICU后患者病情逐步改善,期间邀请四川省人民医院专家了解患者病情并指导治疗,保证整个医疗策略安全有效进行。
18日,经全方面评估后患者顺利撤除ECMO,予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目前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科普时间
“CCPR”,传统心肺复苏,是心脏骤停治疗的基本手段,目前国内统计数据院外CCPR生存率:8-10%,院内CCPR生存率:15-17%。
“ECPR”,体外心肺复苏,是指在潜在的、可逆病因能够祛除的前提下,对已使用传统心肺复苏不能恢复自主心律或反复心脏骤停而不能维持自主心律的患者快速实施静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 ECMO),提供暂时的循环及氧合支持技术。目前ECPR生存率:27.6-50%。
ECPR适应症:心跳骤停经常规CPR抢救持续10-20min仍未能恢复有效自主循环,且无ECMO辅助禁忌证时,可立刻启动体外辅助心肺复苏(ECPR)抢救流程。
“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是将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经膜式氧合器(人工肺)氧合再用泵将血灌入体内,可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期间,心脏和肺可得到充分的休息。
(文/李彦 周家瑜 图/李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