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7月15日至19日,大健康与智能工程学院“古韵中医”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前往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开展主题为“弘扬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首站抵达了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扎西会议遗址,成员们沿着先辈的足迹,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逆境中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与英勇奋斗精神。

在威信县烈士陵园,成员们在纪念碑前默哀,向革命先烈致以最深切的敬意,并集体宣誓,表示将永不忘却革命先烈的牺牲与奉献,要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续努力奋斗,不断进取。据了解,该烈士陵园是为缅怀中央红军长征期间在扎西集结时,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和云南游击支队为保护中央红军顺利突围而英勇牺牲的烈士所修建的,是威信革命老区的纪念地,闻名于川、滇、黔边境。


实践团到达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处的贵州省毕节市林口镇鸡鸣三省村,成员们站在“鸡鸣三省”纪念碑前,庄严肃穆,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成员戚峻铭表示:“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为新时代乡村振兴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

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分水镇四川昆能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了解现代农业科技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通过实地参观,成员们不仅学习了核桃种植的全过程,还积极探讨将中医智慧融入现代农业的可能性,为乡村振兴贡献独特的智慧与力量。

在泸州市水潦彝族乡,在苗医传承人杨家金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们沿途采集和辨认了红刺泡、金银花、车前草、夏枯草等数十种中草药材,了解了它们的生长环境和药效用途。在田间地头,成员们与村民们一同劳作,挖土豆、晒豆子,体验着乡村生活的艰辛与乐趣。通过亲身参与农业生产,大家不仅学习到了许多实际的农业知识,还深刻体会到了农民们的辛勤与不易。他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实践活动让他们更加珍惜粮食,尊重劳动,也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信念,将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争做新时代有担当的青年。大家还参观了叙永县农业发展银行,了解该银行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泸州市石厢子彝族乡,成员们在这里给当地儿童们开展了急救知识宣传讲座,向他们普及急救知识,培养基本急救意识观念。带领他们开展心愿拼图、吸管拼接、水墨笔画等趣味活动,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通过演示和互动环节,孩子们学习到了具体的公共卫生安全知识和急救技能。


在石厢子彝族乡的村民家中,成员们开展家庭走访慰问活动,为儿童带去了学习用品,包括毛笔宣纸、黏土玩具、垃圾分类玩具等一系列学习益智玩具。同时,为老人提供了免费血压测量服务,并根据测量结果给予健康建议。

本次“三下乡”通过深入云贵川三省边际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成员们充分展现了各自的专业所长,以科技兴农为核心驱动力,深植爱农情怀。今后,将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不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大健康与智能工程学院 文/杨璧榕 图/邓杨奕 陈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