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院系动态>>正文

药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资料来源:药学院  作者:陈小艺、周丽  编审:胡琪茂、刘婧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4日  点击:[]

为深化实践育人实效,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成都医学院药学院16名学子在周丽、谢晓田、赵凯三位教师带领下,于7月1日-3日完成为期三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以“寻迹古蜀药韵,解码非遗竹编”为主题,在历史文博场馆与乡村竹艺聚落,提升专业认知,启迪创新思维。

实践团走进成都博物馆,在青铜器的斑驳锈迹与瓷器书画的墨色晕染中解码中医药发展密码。在专业讲解员引导下,队员们俯身细观文物细节,就“青铜器纹饰中的医药符号”“唐宋本草典籍的现代校注价值”等话题展开讨论。当看到明代《本草品汇精要》彩绘图谱中蜀地道地药材的工笔描摹时,中药学专业学生李薇感慨:“文物上的每一道笔触,都是古人对药材性味的精准认知,这为我们现代药效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参照。”

在无根山竹艺公园,队员们穿行于“竹影药香”主题景观区,观览以竹编技艺呈现的《本草纲目》草药图谱装置。竹文化体验馆内,通过VR技术,“触摸”竹纤维从植物茎秆到医药辅料的转化流程。在竹编艺术坊的创新展区,竹纤维开发的可降解手术缝合线、载药竹质缓释支架等前沿成果让队员们振奋。“没想到竹编匠人会关注到医药材料领域。”药剂学专业学生谭心洁指着一组竹纤维抗菌敷料样品说,“我们在课堂上学过植物多糖的药用价值,今天看到传统竹艺通过材料学创新走向医疗领域,这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队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实践活动将药学专业教育融入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场景,通过“文物医药元素考据”“竹材药用价值调研”“非遗工艺现代转化”等实践任务,让大家完成了从理论认知到应用转化的思维跃升。


(药学院 文/陈小艺、周丽 图/杜柔、李水滢 审稿/赵钦(药学院) 编审/胡琪茂 终审/刘婧



上一条:护理学院4位教师入选“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
下一条: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