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院系动态>>正文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创佳绩

资料来源: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韦鹤  编审:胡琪茂、刘婧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6日  点击:[]

在2025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中,我院共23支队伍、百余名学生报名参赛,在全国695所高校的21304个团队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奖项数量和层级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据了解,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是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学科竞赛之一。

近年来,学院推动“竞赛-教学-科研”深度融合,将竞赛基因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打造“基础赛事普及、重点赛事突破、顶尖赛事冲刺”的三级竞赛体系,持续深化师生联动与资源整合,鼓励骨干教师领衔竞赛项目,推动科研课题与竞赛选题深度结合,并将赛事中的前沿问题、实战经验反哺课堂教学,实现“以赛促教”的教学升级,引导学生将课堂理论融入竞赛实践,达成“以赛强能”的能力转化,让竞赛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练兵场”与“催化剂”。

获奖项目名单

奖项

参赛项目名称

学生团队成员

指导教师

国家级一等奖(四川省一等奖)

超声/酯酶激活型二氧化锰纳米花的生物被膜诊疗研究

郭宇,王诗媛,汪林锋

冉攀,张占林

国家级一等奖(四川省一等奖)

基于四面体DNA及RCA多价适配体网络对循环肿瘤细胞的高效捕获和电化学检测

王馨儿,陈思煜,何雪晴

陈梅,韦鹤

国家级一等奖(四川省一等奖)

抑制特应性皮炎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天然小分子物质筛选

周彦钢,曹钰杰,朱科宇,应熙冉,康明生

彭确昆,孙意冉

国家级二等奖(四川省一等奖)

DNA步行器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王羚溶,刘丹丹

陈梅

国家级三等奖(四川省二等奖)

解脂耶氏酵母脂肪酶催化维生素A与棕榈酸合成VAP的条件优化

李菲,熊宇涛,刘秀敏,柴丹婷,成欣雨

王丹,郝军莉

四川省二等奖

组蛋白H3K36三甲基化酶SETD2调控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秦庆岚,汪国鑫,杨怡萱,童盈,贺美婷

王浪涛,戴小珍

四川省二等奖

X射线激活型黑磷–铋异质结的构建及结肠癌放疗增敏研究

黄海谣,王素玉

赵龙,冉攀

四川省二等奖

X射线下调热休克蛋白促类球红细菌光热抗肿瘤治疗

周小妹,田欣,周执丹

张占林,韦佼君

四川省二等奖

NUSAP1和DLGAP5对胰腺癌的功能研究

李虹婷,熊杰,赵雪梅,邓絮丹

马丽萍,韩潇潇

四川省三等奖

IBV感染诱导鸡巨噬细胞发生铁死亡的机制研究

张舒涵,杨欣,赵旗凡,周婧,余燕子

韩潇潇,马丽萍

四川省三等奖

富勒醇改善幼年斑马鱼鱼鳍再生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范才勇,张焱垚,邹裕珍,毛爱莎,周诗嘉

邹清亮

四川省三等奖

FAM83D诱导EMT转化增强宫颈癌转移的作用评价及机制研究

黎皓铭,张泰森,赵玮,肖瑶,王瑗

张坤

四川省三等奖

构建外泌体功能化的压电水凝胶微球用于软骨修复的研究

王倩,田莉,张雨婷

韦佼君,赵龙

四川省三等奖

LncRNA EMC3-AS1在肝癌中的功能研究和机制初探

张康,蒋林蓉,晏启璐

马丽萍,王丹

四川省三等奖

SETD2基因在胆固醇代谢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向思怡,陈玉龙,伍晋

龙妍竹,戴小珍

四川省三等奖

中药单体Ma缓解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机制探究

罗宏涛,杨慧敏,解欣凡,冯思琪

任小林

四川省三等奖

SETD2对小鼠肝脏胆汁酸代谢的作用研究

刘臻颐,胡宇婷,杨慧,贺国强,熊雨欢

罗礼萍,戴小珍


(文/韦鹤 审稿/杨雨晗(生科院) 编审/胡琪茂 终审/刘婧)



上一条:生科院举办2023级学生大三学年规划主题班会
下一条:成都医学院药学院召开2025级新生骨干见面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