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引导学生学会创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德育与法学教研室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开展了为期四周半总计18个学时的实践教学活动。
本次实践教学是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由14级专科各教学班学生分组进行,有五种实践形式:社会调查,拍摄微电影,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社会服务,读书报告。实践活动开始一周前,各小组将实践的题目报送任课教师,教师对各组实践题目的拟定以及如何实践进行一一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完毕之后,交纸质版论文或者总结。同时还要将自己的实践过程及结果制作成PPT,在最后一次课上向教师及全班同学汇报。在本学期的实践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社会调查这种形式,题目主要涉及大学生的读书、婚恋、网购、业余时间安排以及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等等。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学生选择了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题目。从实践效果来看,同学们都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还采用了网络调查的形式,但调查报告的撰写就比较差强人意,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由于微电影拍摄和校园文化相对较复杂,选择这两种实践形式的学生相对较少,但本次微电影的作品却是非常优秀的,有的画面很唯美,有的作品很感人。选择社会服务的同学主要去了实践教学基地,也有自己与相关的公益组织联系,开展相关的公益活动,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实践成果汇报时,同学们纷纷感慨,本次活动让他们受益良多,不仅增强了团队精神,懂得了团队配合,而且拉近了理论和现实的距离,第一次感觉到政治理论课不仅有深度,而且还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