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ning snail(不停奔跑的蜗牛),是成都医学院药学院副教授刘沙带领的不同年级30多位学生科研团队的名称。
“做科研,是一点一点积累,一点一点收获,就像不停奔跑的蜗牛,虽然慢,却始终持续不断往上走。”刘沙说。
2015年开始,刘沙依托科研项目,从药学院本科生中招收成员组建团队,至今已8年。8年里,学生团队发表SCI论文12篇,其中本科生以独立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研究生以独立第一作者发表SCI一篇(IF=6.025),授权1项国家发明专利,申请1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4项、省级项目1项;团队成员获2022年全国生命科学竞赛特等奖、第十六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第五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实验技能竞赛二等奖。
2015年7月,刘沙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得药理学博士学位后,入职成都医学院药学院,成为一名教师。
入教职后,刘沙承担了《临床药理学》、《药理学》两门课程的教学,最初几年的年教学量甚至达400多个课时。虽然备课、上课等教学任务繁重,但刘沙不愿放弃自己读博时的研究——“舍不得啊,做了好多年!”
读博时,刘沙在导师指导下,集中精力研究化合物N-亚油酰酪氨酸(NITyr)的药理活性、急性毒性,以及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肥胖中的成药性,取得了系列成绩。
于是,刘沙连续多年申报科研项目,2015年成功立项学校基金项目,2017成功立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8年成功立项四川省科技厅苗子工程、四川省科技厅自然科学项目,2019年成功立项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但核心内容是延续读博时研究的化合物——N-亚油酰酪氨酸。
不过,问题随之而来——没有自己的科研团队,她是“单打独斗”。
好在,学校有良好的传统:鼓励青年教师申报校科研项目、校创新创业项目,并面向本科生招收研究团队。
2015年9月,有了校级项目支持,刘沙面向药学院大二、大三学生,公开招募。
“学校本科生科研氛围浓厚,参与热情很高,来了100多名同学,如何选?”刘沙又遇到一个问题。
这次,学校科研实验中心的入室培训和考核,帮刘沙进行了筛选。
当时,药学院在天回校区,而学校科研中心在新都校区,地铁还未开通。刘沙和同学们经常中午坐公交赶到新校区,一起参加科研中心的培训和考核,下午赶回去上课,来回奔波着。
最终,药学院6名2014级不同专业的本科生通过考核,组建起刘沙的科研团队。
“本科生不同于研究生有扎实的科研学术训练,他们的理论知识不完整,缺乏实验操作的技能。而科研中心的实验理论、仪器设备操作、实验室安全规范等系列培训和严格考核,既提升了学生科研理论思维和规范专业技能,又强化了实验安全管理。只要学生通过考核,基本就可以带着做实验了,不用我去一个个培训。”刘沙说。
队伍有了,但缺带队经验。
但刘沙和同学们始终在一起——一起培训考试、一起讨论研究内容、一起分析实验方案、一起定制试剂、一起操作实验、一起撰写论文、一起共享成果和名誉……刘沙与同学们同甘共苦,也手把手地教。
“以前,晚上学生给我打电话,不是很习惯。但是现在晚上打电话说实验的事儿,我更能理解他们晚上做实验的辛苦,会耐心解答,知道他们是在不断的进步。”刘沙说。
就这样,一个又一个日夜,像蜗牛一样,团队慢慢前行着,也一点一点收获成长着。
他们中,有的考上了四川大学、中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有的夺得了“挑战杯”等各类竞赛的大奖,有的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有的获得了奖助学金,“Running Snail”创新创业团队获学校“青年先锋”称号……
“我发现,每一个同学都很优秀,也有各自的特长,有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有做PPT厉害的、有实验能力强的、有协调能力强的……我就想办法把他们合成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发挥各自的优势特长,尽量展现自己,提升综合素质。”刘沙现在有了组队经验,“我要求每个同学要关注最新科研动态,拓展学术视野;我鼓励同学创新思维,想新的项目,组自己的小团队。”
2019年,刘沙获评副教授;2020年刘沙成为硕士生导师。
“教学相长,师生同发展。这个过程很辛苦,但很充实。”刘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