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医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成医要闻>>正文

四川临床医生培养最高水平赛事在我校开赛

资料来源:  作者:  编审: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7日  点击:[]

618日,来自四川省内50所三甲医院的192名住院医师汇聚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参加全省临床医生培养的最高水平赛事——“成医杯”第三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竞赛,全面展示“准医生”职业技能和各医院教学和临床实力。

 

据了解,为强化全省医疗机构对住院医师这类“准医生”的规范化培训质量,实现“准医生”成长为“合格医生”的目标,20136月,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成都医学院三家联合,率先在全国举办了全省范围内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竞赛。此后每年一届,在省内外产生巨大影响,迅速提升了全省医疗机构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视程度,推动了培训质量的提升。“成医杯”第三届比赛中,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中国医师协会派出专人予以指导,湖南、贵州、青海、西藏四省区组团参加了开幕式并现场观摩比赛。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王波,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教育部主任邢立颖,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省保健办专职副主任王剑平,四川省卫生计生委科教处副处长方晓明,四川省卫生计生委毕教办常务副主任张刚,学校领导余小平、郝明、卯辉、潘克俭,各参赛单位领导和选手等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校长余小平代表学校,向参赛单位表示了热烈欢迎,并祝贺参赛队取得好成绩。她表示,近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建设成就。2011年,学校成为硕士研究生教育单位;2012年,学校办学主体搬迁入住新都校区,形成两校区办学格局;2013年,学校“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四川省首批协同创新中心,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中,受到教育部评估中心领导和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并在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方面实现了“零突破”。2012年以来,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荣获西南西北赛区一等奖三次,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两次。目前,学校有17个本科专业和5个专科专业,共有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本(专)科生10300余人。

王剑平开幕式上表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国际上临床医生培养的通行制度,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医生的必经阶段,这项制度推进的关键在质量,核心在规范,根本目标是培养医生的临床思维和强化临床技能。通过竞赛大练兵、大比武,能有效激励医院和学员重质量、强技能、提素质、促水平,为全省各级医院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临床医生。

与往年相比,“成医杯”第三届住院医临床技能赛,具有以下特点。

组织好——

比赛全程网络直播

“成医杯”四川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大赛连续三届在成都医学院举行。为办好四川省这项临床医生培养的最高赛事,每次大赛,学校上下高度重视,投入大量人力和经费,精心筹备,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认可,把这项竞赛办成了四川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品牌和学校的一张“名片”。2015年,大赛将进行网络视频直播和成都医学院校内电视直播,并配有专业的解说员,全省所有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院均可实时收看。

 

规格高——

“准医生”职业技能比赛的“奥林匹克”

“成医杯”四川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竞赛至今已举办三届,是“准医生”职业技能竞赛的“奥林匹克”。第三届竞赛汇集了全省实力最强的39所三甲综合医院和11所三级甲等专科(中医)医院,共50家医院组队参赛。比赛竞争极为激烈,手术专业组46支队伍、非手术专业组48支队伍参加预赛后,将有三分之二的队伍被淘汰,进入决赛的手术专业组和非手术专业组各只有15支参赛队。

 

内容多——

151项竞赛内容涵盖“合格医生”绝大部分职业技能

大赛分为手术专业类和非手术专业类两个类别,每个类别中,均设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两项内容,总计有98个临床技能项目、53个临床思维项目,比2014年的比赛项目增加了31项。这些竞赛内容涵盖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皮肤、耳鼻喉科、急诊等学科的临床技能操作及相关知识点,是一名“合格医生”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

 

竞赛中,由成都医学院学生志愿者充当“标准病人”,模拟真实的问诊场景,考察“准医生”面对病患时的现场应变和急救应对,考察的是临床思维、临床决策能力,使比赛更有难度、更具实战性,更能体现“准医生”的心理素质、理论基础和技能水平。

竞赛难——

规定时间内必须高水平完成

据了解,本届比赛分为1天的预赛和半天的决赛。

 

预赛时,手术专业组和非手术专业组同时进行。预赛采用赛站式,两组类共设置8个比赛赛道,8支队伍同时比赛。每个赛道4个考站,一个考站一个操作项目,选手要在8分钟内完成一个项目,时到即停,选手进入下一站,参赛队必须在32分钟内单向循环完成4站操作项目。决赛采用赛道式,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各设5个赛道,每个赛道4个操作项目,每个项目不限时,但选手必须在30分钟完成全部项目。比赛整体呈现出时间短、项目多、考点细的特点,选手们既要保证每一项操作的质量,同时要有一定的速度,对其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

考核严——

60多名临床一线医生担任裁判

为体现竞赛水平,竞赛指定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组建裁判员队伍。该院通过层层选拔,抽调了60多名来自临床一线、经验丰富的医生充任裁判。赛前,组委会对裁判进行了封闭式集训,保证裁决标准统一并防止试题泄露。同时,为保证公平竞赛,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参赛队不参与排名。

 

总裁判长由川大华西医院陈晓平教授担任。比赛中,全体裁判员聚焦选手的每一句问话,每一个动作,每一项检查和操作,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评判,做到文明裁判。

 

(王海川  周靖静)

上一条:学校召开2015届毕业生座谈会
下一条:学校召开2015届毕业生座谈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