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四川省医学会网站公示了2019年度四川省医学科技奖、四川省医学科技奖(青年奖)获奖名单。


记者看到,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有两个项目上榜:以神经内科杨杰为第一完成人的“心脑血管病抗血栓个体化治疗的基因靶点、非遗传因素的发现及临床应用”项目获青年奖一等奖,以心血管内科王沛坚为第一完成人的“糖脂代谢紊乱致心血管损伤的机制研究与临床干预”项目获二等奖。
据了解,"心脑血管病抗血栓个体化治疗的基因靶点、非遗传因素的发现及临床应用”项目是成医附院首次荣获的四川省医学科技奖(青年奖)一等奖,由成医附院与南京市第一医院共同合作完成。该项目在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多项省市级课题资助下,充分发挥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学科和高级卒中中心等平台优势,在影响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静脉溶栓疗效的因素和机制上取得一定的成果,先后在国际卒中大会、欧洲卒中大会等国内外学术会议上进行会议发言和交流,研究团队发表相关SCI论文20余篇,获得2项省卫健委新技术引进奖和1项成都医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
“糖脂代谢紊乱致心血管损伤的机制研究与临床干预”项目是成医附院心血管内科第二次荣获的四川省医学科技二等奖,由成医附院与成都医学院和温州医科大学共同完成。该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5篇,其中15篇SCI总影响因子74.201,总引用频次229次,单篇最高引用频次55次,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5.211。申请专利5项,其中3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培养研究生20余名,在国内外重要的心血管会议进行海报或口头汇报交流20余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0余次,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6次,项目组成员通过远程会诊对基层医院进行指导30余次,并亲赴基层医院指导开展相关技术60余次,培训基层医师2000余次。
近年来,成医附院不断加强科研的投入,促进学科间的深度融合,积极与校内、校外等形成深度的合作,逐步形成稳定的科研成果。
封面新闻记者 宁芝
链接:https://new.qq.com/omn/20191225/20191225A04LZK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