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研究分会”成立
中国网四川成都12月6日讯(记者 宋佚)12月5日,“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研究分会”在成都医学院挂牌成立,这是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继2013年在成都医学院设立“全国老年医学与照护人才培训中心”之后,为支持成都医学院全面开展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与研究而增设的又一重要平台。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研究分会”是根据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章程设立且直接隶属于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的国家二级学会。该学会受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领导,办事机构设在成都医学院,学会宗旨即立足于组织与团结全国从事老年健康服务工作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及社会热心人士,着眼于根据目前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和老年健康服务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就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与研究问题,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探索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规律,促进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事业的全面发展。
来自相关国家政府机关及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全国老年产业与教育联盟、天津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泰山医学院等省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100多人参加了“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研究分会”成立大会。
据了解,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阻挡,四川省人口老龄化形势尤为严峻。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四川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位居全国第二;据有关部门估算,到2036年,每3位四川人中就有1位老人。因此,老年人的养老和老年健康服务人才需求急剧增大。有关机构研究结果表明,到2015年,老年人护理服务和生活照料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4500亿元,直接养老服务就业岗位潜在需求将超过500万个,间接就业岗位潜在需求更是难以计数。目前的严峻现状是养老和老年健康服务人才极度奇缺且培养工作非常滞后,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具体表现是缺口大、人才层次低、人才结构较为单一”。
成都医学院院长余小平对此表示担忧。她说,学校将充分利用这一集科学研究、教学指导、业务培训、学术交流为一体的优势平台,在全国范围内聚合与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有关的社会资源,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开展老年医学、老年照护、老年心理、老年事业管理领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等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同时根据社会为解决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匮乏的急迫需求,开展相关专业的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等非学历教育,以满足目前中国老龄社会对老年健康服务人才的巨大需求。
余校长介绍,2012年,成都医学院审时度势,果断做出战略决策:围绕养老与老年健康服务业需求,依托优越的2011协同创新平台、科学的发展战略、广泛的合作基础,着力构建养老与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从专科、本科、研究生培养的“一条龙”链条,提供人才保障。
同年,学校在护理学专科层次开展了老年照护专业人才的培养,比较广泛地开设了与老年照护相关的特色课程,如老年心理学、老年慢性病特殊护理、老年健康综合评估等,预计到2015年,学校即将有受过老年照护高等教育培训的毕业生走向社会。
2013年,成都医学院在临床医学、护理学等本科专业设置了老年医学、老年照护等方向,开展了老年健康服务人才的本科教育。同时,积极筹备开办新专业,已向教育部提出开办老年照护、老年事业管理等本科专业的申请,学校自身已经做好启动新专业建设的各项准备。
2014年,学校申报的临床医学、药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获得批准, 目前正在积极着手进行老年医学、老年药学等方面的研究生培养工作。
成都医学院党委书记凌保东教授表示,经过前期的努力,学校已经完成围绕发展老年健康服务事业打造办学特色的战略定位。未来5年,学校将在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充分依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研究分会”、“全国老年医学与照护人才培训中心”以及“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等社会平台,大力探索创新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临床治疗、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打造出服务养老与老年健康事业的办学特色,为四川省乃至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