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日21时
成医附二院全面重启韩艺轩院区
作为成都市成华区管控区域、中高风险区域
非发热患者医疗救治定点医院
2022年9月19日18时
韩艺轩院区运行19天
圆满完成任务,顺利关舱
包含医、技、护、行政、后勤的30余个科室
分为9个专班
门急诊、病房共同运行
开设3层住院病区、33张床位
接诊门、急诊922人次
住院患者89人
单日门急诊人次最高72人次
单日住院病区病人数最高31人
接受线上咨询、电话问诊6000余人次
累计调度线下接诊900余人次
对接线上问诊300余人次
协调远程及现场会诊100余人次
诊疗范围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小儿外科、肿瘤、眼科、耳鼻喉科、口腔、创伤急救、危重症救治等


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就诊患者零死亡、全力满足成都“8·25疫情”成华区封控区和管控区非发热患者各类就医需求的既定目标。
这一串串数字
是所有医务人员这19天的勋章
但还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付出
调度组
参与人员统计、后勤保障、组织协调等多项工作。
安排3班次人员24小时值班,负责各种高风险封控小区医疗点位就医患者的信息诉求收集、社区交通闭环转运监督、本部医疗资源协调、后勤物资转运等多项工作。
梳理漏洞,优化流程,制定了《中高风险封控区管控区患者韩艺轩院区就诊流程》《韩艺轩院区特殊患者就诊流程》《韩艺轩就诊患者接送诊闭环管理流程》,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全面服务于患者。
护理组
做好护理基础工作的同时,他们还有多重“身份”。
由于封控区的特殊性,患者不能离开病房,没有护工,患者一切生活、治疗都由舱内医护完成,护理人员还担任了搬运工、保洁工、陪检人员、医废处理员等“角色”。
配合院感组加强舱内院感管理,做好手卫生管理和病区消毒隔离工作,这19天病区无差错事故发生、无交叉感染发生。
收到多封感谢信
院感组
对韩艺轩院区布局、流程进行改造,把清洁区与隔离病区工作人员彻底分区,制定了工作人员闭环管理要求。
对每一位进舱工作人员逐一培训并考核。规范所有工作人员行动路线、工作及闭环管理要求。此次院感组培训工作人员近140余名。
24小时实时监控。院感组成员对一、二穿脱间重点监控,及时指导工作人员正确穿脱防护服,还对检验科、药房、收费处、放射科、门诊等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告知正确的消毒频次及消毒措施,严防院感事件发生。
研判病人风险,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收入不同楼层。
综合管理组
在9月1日21时开诊前,对整个病区进行网络调整和计算机布局。
内外舱布置26台对讲机,保证通讯通畅。
安装47个监控,27个无线摄像头,实现全病区无死角全覆盖。
建立医务人员登记管理流程,新调入医务人员及轮换人员先进行登记,再加强院感培训,最后工作交接。同时联系闭环酒店及运输车队,保证整个闭环流程不漏一人。
针对患者转运车辆不足的情况,专门安排救护车对封控区内的患者进行转运,救护车司机参与闭环管理,完成了135趟次,167人次的患者转运,里程1712公里,极大程度保证了全区患者能够及时就医。
放射组
作为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每日1名技师和1名诊断医师全天候24小时备班,随时为病人以及医疗团队提供支持。
几乎每天都工作到凌晨,只要病人需要,他们立即赶到。累计CT检查151人次,合计251个部位,DR检查34人次,合计48个部位。
药学组
开诊前配备300余种常规药品和急抢救药品,派出3名药师进驻韩艺轩院区,开诊期间进行了30余次药物补充及新增。安全高效地满足患者就医需求和用药需求。

检验组
2名检验技师,每人每天12个小时连续工作,24小时轮流值班,负责各中高风险封控小区医疗点就医患者各种样本的临床检验工作,累计收到血液标本500个,尿液标本75个,粪便标本26个,共涉及19个检验项目。
完善韩艺轩院区检验项目危急值上报记录。每日对消毒液进行更换,确保消毒浓度,做好消毒工作,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从各方面严格执行防疫政策,保障医疗检验的准确与及时。
自成都“8·25”疫情发生以来
成医附二院全院上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坚决贯彻落实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
和“动态清零”总方针
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号召
闻令而动、主动请缨、向险而行
有力诠释了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谢谢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