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医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成医>>正文

中国教育报(4月29日):一位医学院教师的抗震一天

资料来源:  作者:  编审: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2日  点击:[]

 

一位医学院教师的抗震一天

■通讯员 何军 曹正

420日,地震发生后,成都医学院在第一时间就组织了两支医疗救援队。当天上午十点,以9名共产党员为主的12人第一救援队,乘坐救护车迅速赶往震中雅安芦山县参加救援。这是一个救援队队员在地震后第二天写下的抗震日记。

 

时间:0800

我们成为第一个冒着危险下乡巡诊的医疗队。

“农村虽然没有安置点受灾群众那么聚集,但外界和他们联系少,他们更需要医疗队。”在第一天的忙碌诊治和发药后,带队的副院长李正平认为,县城的医疗队已经饱和,但是周边乡村仍有许多地点需要关注,村民们的心理也不稳定,大家应该把力量散开,这样才能救治更多的群众。

出发前,我们就根据第一天的经验,打包好了白加黑、阿莫西林、利巴韦林等20多种常用药,约定了上午8点就出发。

然而,我们没能准时出发。

一大早,一位61岁的老人,因为夜里余震,吓得摔倒,颈椎严重受伤,送到了我们医疗点处理。骨科医生判断,可能是颈椎错位,由于没电力和手术设备,医生对老人初步做了固定,只能送出去动手术。

还有一位56岁的伤员,是左侧的一根肋骨骨折,在经过用纱布绷带外固定、镇痛等治疗后,我们把他们一起送上了120救护车,转移到芦山县人民医院的分诊点。

忙完这些,新场村村支书开着三轮车到了,他是来给我们做向导的。“我们村重伤了3个,都转移出去了,但受伤和生病的,还是有不少。”来不及放松一下,医疗队的两辆车迅速出发。

 

时间:0920

应受灾群众要求,我们兵分两路进村巡诊。

路上,村支书问李副院长,是否能兵分两路,去不同的村民小组诊治。李副院长一口就答应了,立刻调整两辆车上的医生配比,我被派到新场村2组。

一到村民临时搭建的帐篷附近,闻讯而来的村民们立即将我们围了个水泄不通。

80岁的黄贵林,原本就瘫痪在床,地震时,大家把他抢救了出来,安置在条件最好的帐篷中。但缺药,成了灾民们最大的问题。

在村民们搬来的长凳和圆桌上,医疗队的临时诊室正式成立,开始忙碌诊治、开药。一位老太太说喉咙痛,本来以为感冒了,但经过检查,才知道她被砖砸到了。董蜀华医生初步判断是软组织挫伤,问题应该不大,但为了缓解老太太的紧张,董蜀华还是给她按压了十几分钟。

两个多小时的巡诊,我们看了86位病人。

中途,李副院长打电话过来询问情况,得知情况安定的他说:“我们这边一共有46个换药的,70多个看病的,100多个检查的。”

中午12点半,就在我们准备撤离的时候,村支书赶了过来:“我们村地广人稀,很分散,下午能不能再去两个村民小组?”经过商议,我们决定下午继续进村巡诊。

一碗稀饭即是午饭。饭后,一夜没有休息的董医生说:“我躺会儿。”但她还没睡着,医疗队又出发了。下午1点多,两组人马继续兵分两路,我所在的小组来到了新场村6组。

6组受灾不轻,很多老房子的木头柱子已经全部断裂,即使是新盖的楼房,墙壁也已经全部裂开,甚至整栋楼倾斜。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外伤,这里不少村民心理都有些莫名恐慌,两名日常关系比较和睦的妇女就因为琐事吵起来了,我们怎么劝都劝不住。“应该是心理上出现了小问题,她们这两天夜里都很害怕,几乎没睡着过。不过吵架可以宣泄她们紧张的情绪,不用担心。”尚观胜医生说。

 

时间:1720

受灾村民需要的不仅是药品,还有倾诉。

治疗快结束时,50多岁的廖启康就出现在了我们面前,他的手腕脱臼了,肿得很高。“那天地震,屋顶被掀掉了,我怕粮食遭水淹,就冲进去把粮食全抢了出来。”“抢粮食,不要命啦?”我小声地质疑道。

但老廖及受灾村民的善良,让我动容。他们把抢出来的粮食,捐了很多到镇上的安置点,“给部队的人吃,他们辛苦。”

看完最后一位因骨折卧床的病人,就在我们准备撤离的时候,我们听到了村民们的嘀咕:“看看这秧苗,今年估计不会有收成了。”

小型梯田里的秧苗正是需要水的时候,但由于地震导致田基里出现无数裂缝,稻田里的水,全部渗进了地下河,田里干干的。几位大婶,指着田里的状况给医生们看,有点忧伤。

知道村民们心中的郁闷,我们决定还是陪同着村民,看了各家受损的房屋,听了那些几乎一样的故事。因为我们知道,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药品,还有倾诉。

“真高兴你们能来,我们心情好多了,你看,你们来,乡亲们多热情!”村支书开心地说。而在回程的车上,我们一行10人早就累得东倒西歪了。

 

前线医疗队员心境摘录

李正平:作为一名60后,我是医疗队年龄最大的。看到队员们鞋子湿了,还有的鞋底断了,我很心痛,一直想着要给他们换一双鞋,直到在乡里看到有鞋卖,我就坐着救护车去为队员们带回了鞋子和袜子。

何军:震后第二天是我31岁生日,注定这将是一个特别的生日,虽然没有亲人陪伴和蛋糕蜡烛,但在灾区度过生日更显珍贵。

聂正权:我是都江堰人,是汶川地震的亲历者,雅安灾区群众的经历我感同身受。尽管我不是医生,但我要做的就是安全、快速地把所有队员送往灾区,把伤员第一时间送往后方。

何秀娟:灾区人民把粮食都拿出来给我们,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他们总说你们是来救我们的,是我们要感激的人,想到这些我内心充满了感动和斗志。

张帅:尽我所能,免费就餐的标语让我深深感动,小店老板说我们没有吃的无所谓,但不能饿了救灾人员。在灾区,像这样的感动不胜枚举。

樊庆荣:这次转运病人途中,余震不断,道路艰险,通讯不畅,队员们想尽方法与我联系,我为在这样一支团结互助、精诚合作的医疗队感到光荣。

尚观胜: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想,我们中华民族在这次地震中,得到的远大于失去的。女儿每天都抱着爸爸的照片入睡,这也是我一直能坚持完成这次任务的重要动力。

严小虎:当看到灾区人民辛劳自救,全国人民对灾区的关心和鼎力相助时,心里充满了无限的自信和勇气。

曹宗锐:在运送病人路上,不断有山石砸到车顶时,我心里想这次我有可能回不去了。但另外一个坚定的声音告诉我,不能只顾自己的小家,而放弃灾区的大家。

 

上一条:省教育厅四川教育网:成都医学院赴雅安芦山地震灾后心理援助首批队员出征
下一条:四川日报(4月29日):临床技能赛 成都医学院何以屡夺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