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医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成医人物>>正文

科研路上快乐前行——记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公共卫生系主任余小平教授

资料来源:宣传部  作者:王海川  编审:王海川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7日  点击:[]

余小平小传

余小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4年,本要做中学教师的余小平考上了西南师范大学生物系研究生,由此走上人生的另一条途径——高校教学和科研。1997年硕士毕业后,余小平进入第三军医大学工作,期间在中山大学做了3年博士后研究。2007年,转业地方时,我校将其作为高层次研究型引进人才引进。该年9月,作为四川省第四批“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到中国农业大学学习1年。20103月任公共卫生系主任。

10多年里,余小平的角色是典型高校教师,选科研课题、做各种实验、写论文、教学,在科研和教学上默默耕耘,并一点一点地收获自己辛勤的成果:主持111项重大科研课题,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5项,在J Biol Chem等期刊发表论著80余篇,SCI收录11篇,参编教材3部。此外,余小平已入选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四川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称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11年因贡献突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面对名誉,余小平静静地说,这是学校给予的,我一定要竭尽所能,服务好学校、教师和学生。

 

余小平事务渐多。

20103月,余小平教授任我校新成立的公共卫生系主任,他思考和做的事,渐渐越过科研和教学的范围,越来越忙。

此前10多年,余小平的生活是典型的高校教师:读书、写书、教学、选科研课题、做实验、写论文、参加学术会议。

19909月,余小平进入西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求学时,他可没想到这种生活。

“师范院校学生毕业后一般就是中学老师,但我临到毕业时,高考不考生物了,生物教师需求下降,迫不得已,我选择考研,没成想考上了。”余小平现在都有些惊奇。

读研改变了余小平的人生方向,让他走进高校,进入科研队伍,把青春和智慧投进了自己研究的领域——营养学和人类健康,特别是植物化学物质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

1994年读研到如今,余小平从对科研的懵懂到取得成绩,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耐住寂寞和冷清,兢兢业业地耕耘,也一点一点收获,并逐渐取得了较高的学术地位:

主持11项重大科研课题,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5项,在J Biol ChemBr J NutrNeurochem ResInt J OncolInt J Exp Pathol等期刊发表论著80余篇(SCI收录11篇,总IF22.5),其中以第1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50余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专题学术报告10余次,参编教材3部。

余小平还入选了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是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四川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称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

奋斗中体会快乐

回首科研路,余小平用的词是“坎坷”。

“要做科研,首先得有选题,有方向。可方向的确定,来自于对自己所在研究领域学术现状、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的充分了解。说白了,你得为自己找一个突破口。刚读研时,我对研究领域是瞎子摸象,只知一点,不知全貌,懵懵懂懂的,怎么找方向?” 余小平说。

不过,幸运的是,余小平是西南师范大学生物系王彬教授的关门弟子。“王老师不仅以深厚的学养让我们窥见了当时生物学研究的现状,还指明了方向——植物化学物质影响生物和人体的原理和机制。这也是我现在研究的领域,也是取得成绩的领域,”余小平说。

“除了方向,搞科研还必须具有系统的、综合的能力和素质,”余小平强调说。

但余小平原先的基础并不怎么好。

首先是语文写作基础不扎实。读研时,余小平有一次给导师王彬留言,全篇逗号句号就是一个圆点。这遭到了王彬教授不留情面地批评:圆点是英文的句号,中文句号是小圆圈;逗号有个小尾巴。写科研文章,用词得推敲,追求细节的完美表述,让别人改不了一个字,这才叫笔杆子硬!

一次次批评,让不怎么爱读文学书的余小平开始发愤加强写作水平。如今,已撰写过很多课题标书、科研论文的余小平,依然记得王彬老师的教诲,受惠于语文写作能力提升后的益处。

其次是英语应用水平不强。至今,余小平对开口说英语,有着某种畏怯。

“但作为科研工作者,必须得掌握英语阅读写作,这是必备能力。你要写英文论文,需要阅读大量的外文文献,要能与外国同行良好沟通,这样才能很好地跟踪学术前沿和动态,学术成果才具有影响力。”余小平说。

第三军医大学博士毕业后,2004年,余小平在中山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看到很多博士生都有SCI论文发表,这着实让他有些汗颜。

古人云,“知耻近乎勇”,这激发起余小平不甘人后的精神。他用了整整三个月时间,阅读文献,尝试写作SCI论文,反复修改,反复推敲,艰辛的努力换得的是丰厚的回报——文章不仅发表,还大幅提升了英语写作能力。

如今,余小平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摘录外国文献中的好句子,集录在一起,作为学习资料。

“这些科研综合能力的取得,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得失也只有自己知道,奋斗也只有自己知道,无人为你喝彩。但是你得坚持,得发愤,因为这是科研的基础。”余小平说。

拼搏中品位快乐

10多年的学术研究,让余小平感悟到:学术需要心静,需要有坐冷板凳的坚持精神,需要的是辛苦的积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任何成果都是‘做出来’的,得下足功夫,”余小平说。

“我不太了解其他学科,但自然科学是离不开实验的,几乎任何一点结论都要有足够的实验作支撑。”余小平说。

从读研至今,余小平没有离开过实验室,在西南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的学习或进修,除了教学,他几乎天天都在实验室。

“很多人只看到取得成果的风光,却不知风光后面做实验的艰辛,”余小平说。记得攻读硕士学位时,他做家鸽脑片实验,只能窝在很小的屏蔽室里,一窝至少得6个小时,不能离开,得趴在桌子上仔细监听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声音。那很累人,也很枯燥。

做过无数实验的余小平体会到,任何一个科研实验从没有简单的,“因为这是一个创造性的科学研究过程,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也是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实验前,你要进行建模设计,这是你创新性的核心体现;实验中,你得控制各种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后,你得要分析各种数据。如果实验一次成功,还令人高兴,但实验往往一次不行,要进行多次。”

不断设计,不断重复,不断修正,不断分析,有时就是枯燥地等待结果,“成果就是这样做出来的,”余小平说,“没有取巧,只有严谨实验,只有实事求是。”

但枯燥和辛苦研究,也能带来快乐。每当论文发表,得到认可,余小平就很快乐,那是一个学者的快乐——发现新规律,创造新知识,找到新方法,那是创造带来的纯粹愉悦。

所以,余小平在艰辛的科研路上一直行走着,而且很享受。

服务中感受快乐

现在,从教师到公共卫生系主任,余小平的角色悄然发生变化。

“以前我像一块吸水的海绵,尽情从导师和师兄身上学习吸收新知识;现在,我得挤水出来,服务好学校、教师和学生,”余小平这样说。

话语中透着一贯的谦逊。与同事说工作上的事,他也总带着商量口吻:“你觉得呢?”“你的意见呢?”“麻烦你去办一下,好吧?”

“服务者”余小平已开始了行动。他为全系教师讲演科研论文、科研课题标书的准备和写作,毫不保留地将经验传递给年青教师,他告诉青年教师“打铁还需自身硬”,少考虑外界的事,应自立自为;他给学生办讲座,讲如何度过大学时光,让更多学生认识大学是自己人生的奠基;他思考如何进行学科专业建设……

“关键是人才,工作要做得优秀,需要的是优秀人才,”余小平说。对此,他有了进一步思考,把握好人才引进和教师成长。

面对学校和师生对自己的新要求,余小平保持着一个学习者的固有态度:“虚怀若谷”、“学无止境”。

“在科研上,得不断学习,跟踪最前沿的信息,”他顺手从桌子上拿出一本书——《生命的奥秘》,“这里介绍了当前生命科学研究最前沿的资讯。”

“在教学管理和院系建设上,学习也要深入再深入,了解规律,把握规律,应用规律。”余小平说。

上一条:为了让白衣天使飞得更高——记护理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赵小玉
下一条:做事就要做好——记成都医学院教学名师宋海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