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解剖学会秘书长周长满教授来到我校,作了“缺血性脑卒中神经细胞自噬性死亡机制:TMEM166新基因的研究”的学术报告。副院长刘亚国、唐平和部分师生聆听了学术报告,并与周长满教授进行了互动。
“我认为一个年轻教师一定要脚踏实地进行学术研究,搞好教学,才会有所收获,”周长满教授首先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学习经历,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周长满教授1983 年在第一军医大学获人体解剖学硕士研究生学位,1992 年在加拿大获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解放军北京军医学院任解剖学教研室主任;2004后进入北京大学医学部,任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任主任、博士生导师,期间,带领全系教师努力奋进,把人体解剖学课程建设成为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并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脑缺血、缺氧损伤和神经保护及神经再生等领域有一定成果。
“根据国外和国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目前脑血管疾病引发的死亡人数逐年上升,已成为重要的‘疾病杀手’。临床上对缺血性脑栓塞的治疗,并无真正的好办法,我们的课题就是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周长满教授就自己的研究情况,详细介绍了研究课题的凝炼、实验构想和设计、研究的详细进展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