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校体温调节实验室的科研团队在杨永录教授带领下,发现皮下组织温度也有昼夜节律性,并且多种因素参与了体温昼夜节律的形成。这些发现得到国际上唯一的体温研究专业杂志《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主编的较高评价,认为这是首次证明,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对此方面的专题研究是一个非常好的贡献。
我校研究团队研究发现,棕色脂肪生热作用参与体温昼夜节律的形成过程;精氨酸加压素参与体温昼夜节律的形成过程;皮下组织温度也有昼夜节律性,并且低于体核温度,纠正了以前学者提出的“皮下组织温度可以代表体核温度”的观点。该研究团队从机能和形态两个方面研究还发现,加压素降温作用主要是抑制了机体产热,而无散热增加反应。这一发现有可能改变1931年以来的“加压素降温作用是抑制了产热和促进了散热”的传统观点,也有可能挑战以往的“降温均是由于机体产热减少和散热增加”的观点。国际的体温研究专业杂志《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主编复信我校研究团队认为:”This may be the first demonstration of 24 hour measurements of this parameter”. “I also think this is a very nice study and it is going to be a very nice contribution to our special issue”.
(沈子玲 唐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