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记者团来校与我校记者团交流
为增强校际间的交流,促进学生记者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时更好的发展校报。应我校校报记者团邀请,11月21日,西南石油大学校报记者团老团长宋海华、新任团长袁玖灵与我校校报记者团、成医新闻社记者在多功能小厅就两校大学生记者团的管理、培养机制、学生社团建设、院报的编辑、新闻稿件采写、个人能力和素质提升等进行了交流。
会议伊始,双方相互交换了各自创办的刊物。在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双方分别阐述了各自日常工作的相关情况,分享了办报经验,进一步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作为西南石油大学院报记者团多年的骨干,宋海华认为学生社团的团结一致是社团发展的第一要素,要对所以成员进行“情感管理”,把所有的成员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把社团的工作当做是自己的家务事,成员们要积极主动参与,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各种问题则是关键。在校园新闻采写、院报选题上,经验丰富的他们告诉我们,校报与我们常见的一些报纸一样,不同版面需要不同内容类别的新闻。对于学生记者而言,或许无法左右一版二版的校级重大新闻题材,却可以在其他许多版面的内容设计上发挥主导作用。现如今,各高校均开始重视在校报中发挥学生记者团的主观能动性,也给予了学生记者很大的自主发挥空间。但大家同时也提出,对于那些同学喜闻乐见的专题类新闻,在选材上仍有一定的困难,似乎有时候寻找不到合适的主题。所谓的“专题新闻”并非必须是在校级乃至以上层面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话题,除此之外,同学们日常关心的如食品安全、校园防盗等方面的“小话题”也完全可以在专题中出现。并且,这类小话题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容易入手,也更能受到广大同学的喜爱。新闻内容可以多样,只要宗旨在于反映学生的心声,为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就是“好新闻”。西南石油大学记者团两位团长还积极邀请我校加入“高校传媒联盟”,加大与其他高校的联系,推进校园新闻的共同发展。
资源共享,取长补短,扩大更深更广的影响力。此次活动加强了我校学生新闻队伍与外校的联系和相互交流学习,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基础,得到了学生记者的好评,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次有极大意义的活动,还希望以后各校可以定期轮流承办将这种交流学习的机会。相信在未来,两方记者团会碰撞出更加精彩的火花。我们也真心希望我校校报可以越办越好,真正成为四川高校乃至全国校报的楷模。
(记者 宋培洋 袁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