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生命 托起希望
——记成都医学院心肺复苏普及培训活动
“很累!可学会了心肺复苏术,按压模拟人体,就像真是延续了生命,我感受到了医学的力量。” 9月27日下午,我校2010年心肺复苏普及培训活动中,一名从没接触过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的大一新生体会到了医学生的自豪,显得极为兴奋。这场由学校临床技能教学中心主办,校急救协会承办的以“尊重生命,延续生命”为主题的心肺复苏救生术普及培训活动中,近300名新生感受到了这一自豪。副院长昝加禄、郝明,四川康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领导,机关相关部处领导亲临现场,见证了这有意义的活动。
“准备吹气”,随着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赖雁教授一声令下,跪在心肺复苏模拟人体前的百名经过培训而着装统一的急救人员,立即弯腰吹气。“开始按压,一、二、三……”随着赖雁教授的口令,急救人员一起一伏有节奏地按压模拟人体的心脏,展开了心肺复苏普措施。
稍后,急救人员对两批志愿参与学习的大一新同学们进行指导。“吹气时,要用左手捏住病人鼻孔,右手抬起病人下巴,使其气管保持顺畅。吹两口气后进行按压,速度保持在20秒内30次。手不能弯,用肩部力量往下按……”,急救学生很用心专业地向志愿者讲解道,将心肺复苏急救技术传授给更多人。各位领导、老师更是走进学生,悉心指导。经过简短培训,多数同学表示,心肺复苏救生术看似简单,可要做好,要真的在实战中派上用场,需要努力练习。
活动接近尾声,副院长郝明也代表所有领导祝贺此次“心肺复苏普及培训活动”成功举办,根据国内外急救知识技能的对比及他的工作经验,他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急救技能;二是希望通过加大力度来培养同学们以急救技术为重点的临床技术技能;三是希望同学们及时准确使用已学技术,遇到紧急情况把握急救的黄金时段;四是希望作为未来白衣天使的同学们履行自己义务,做个合格的急救技能的传播普及者,延续生命,托起希望。
据了解,心肺复苏救生术由于能对心脏停搏、呼吸骤停的病人进行及时的现场抢救,拯救生命,而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有研究表明如果在患者倒地后4分钟之内进行心肺复苏急救(CPR),8分钟内做高级心脏救护术(ACLS),则患者救活率高达43%。
在国外,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已经普及。例如,美国迄今已有5000万人(占全国 1/4 的人口)接受过这一技术的培训,每年平均有20万猝死者接受现场心肺复苏急救,其中7万人获救。挪威在1965年就把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纳入学校课程,全国200万人口中有40万人受训。日本消防厅每年印发急救手册、举办市民急救知识讲座,对该技术进行普及,听众每年达15万。德国则把是否能掌握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作为驾驶员获得驾驶执照的必要条件。
但在我国,心肺复苏知识和技术的普及远远不够,由于很多人不懂徒手心肺复苏术,使我国猝死抢救成功的机率还不到万分之一。所以,需要对该技术进行推广,让更多的人学会CPR,从而建立完善的紧急医疗救护网,挽救更多的生命。
(记者 田璐 陈菡 摄影 王海川)
[[center]][[image1]][[/center]]
[[center]][[image2]][[/center]]
[[center]][[image3]][[/center]]
[[center]][[image4]][[/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