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成医在行动
2009年12月1日是世界第22个艾滋病日(World Aids Day),为充分发挥医学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在防控艾滋病工作中起到更大作用,这一天,我校公共卫生教研室陈建副教授主持的四川省第四轮全球基金中英艾滋病项目举行了启动仪式。校党委副书记郭晋、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孙利加、部分辅导员和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参加了启动仪式。
出席启动仪式的校党委副书记郭晋充分肯定了该项目将学生学习和研究融入社会实践的特点,他要求项目主持者和参与者一定要认真组织、认真实践、认真研究,通过活动服务于社会,为艾滋病防控做出自己的贡献,并在活动中提升能力和素质,宣传成都医学院。据悉,在为期6个月的时间里,该项目将对我校自愿参加的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培训,进行艾滋病知识专题讲座和学习,设计调查问卷、艾滋病宣传教育处方、宣传册、宣传画报,并从中选拔近50名优秀骨干,组成5支队伍,深入到成都市5个市区,对从事建筑、宾馆和酒楼服务、美容美发工作的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防控现状调查、艾滋病预防宣传,而且将实践作为了自己毕业论文的选题,最终建立起宣传的骨干队伍和基层志愿者服务队。
据了解,联合国将2009年至2010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确定为:“普遍可及和人权”,意在强调实现艾滋病预防、治疗、关怀和支持的普遍可及是保护人权的当务之急。艾滋病于1981年在美国首次发现和确认。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英文缩写为AIDS,曾译为“爱滋病”、“爱死病”。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T4淋巴细胞,致使人体丧失免疫能力,人体由于失去免疫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年至13年,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病人外表看上去很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
据报道,四川省为我国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较早且流行较严重的省份之一,自1991年在归国人员中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截至2009年10月31日,全省累计发现HIV感染者30100例。感染者分布于全省21个市州的171个县(市、区)。整体上看,我省艾滋病仍呈低流行态势,但特定人群和部分地区呈高流行趋势,疫情逐步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防治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
(记者 郭怀英)
[[center]][[image1]][[/center]]
[[center]][[image2]][[/center]]
[[center]][[image3]][[/center]]
[[center]][[image4]][[/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