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人感受拯救生命的自豪
——学校举行心肺复苏救生术普及演示活动
“吹气——开始心脏按压,一、二、三……”随着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主
任赖雁
教授一声令下,跪在心肺复苏模拟人体前的100名统一着装的学生,立即弯腰吹气,随后,按照每分钟80次的频率,随着口令,一起一伏有节奏地按压模拟人体的心脏,展开了人工呼吸急救。
11月
11日
,学校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举行了以“尊重生命,延续生命”为主题的心肺复苏救生术普及培训活动,大约300名同学参与了演示和自愿学习。很多同学表示,心肺复苏救生术看似简单,可要做好,要真的在实战中派上用场,需要努力练习,但在有节奏的“心脏”跳动中,他们感到了生命在手中复苏,有种拯救生命的自豪,体会到了医学的力量。
据悉,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众多学生参与,让更多的人了解心肺复苏救生术(CPR),并起到推广和普及的作用。演示活动在学生的庄严宣誓中开始,学生高举右臂,共同承诺:“尊重生命,延续生命,点点滴滴热血浓,人到博爱处处情,学习急救技能,大家一起来,生命更精彩。”参加活动的领导和学生代表在写有“尊重生命延续生命”的横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吹气时,要用左手捏住病人鼻孔,右手抬起病人下巴,使其气管保持顺畅。按压时,手不能弯,用肩部力量往下按……”,100名经过培训的学生演示后,对100名自愿学习者,进行了指导。临床系的大二学生王爽作为志愿者,参加了学习。三次练习后,额头冒出了汗珠,可很兴奋:“没想到这么累,但我学会了这项可以拯救生命的技术,”从没有接触过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的她,显得很自豪。
活动结束时,教务处处长李爱东说:“同学们操作时,跪在地上,那是对生命的敬畏。通过科学和医学的力量,你们让生命在手中得到了复苏与延续。所以,同学们要努力学好医学知识,博学博爱,精益求精,尊重生命,延续生命!”
本次活动的顾问单位成都红十字协会组织宣传部部长张建华,以及教务处、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四川康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部分领导参加了活动。
据了解,心肺复苏救生术由于能对心脏停搏、呼吸骤停的病人进行及时的现场抢救,拯救生命,而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有研究表明如果在患者倒地后4分钟之内进行心肺复苏急救(CPR),8分钟内做高级心脏救护术(ACLS),则患者救活率高达43%。
在国外,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已经普及。例如,美国迄今已有5000万人(占全国 1/4 的人口)接受过这一技术的培训,每年平均有20万猝死者接受现场心肺复苏急救,其中7万人获救。挪威在1965年就把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纳入学校课程,全国200万人口中有40万人受训。日本消防厅每年印发急救手册、举办市民急救知识讲座,对该技术进行普及,听众每年达15万。德国则把是否能掌握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作为驾驶员获得驾驶执照的必要条件。
但在我国,心肺复苏知识和技术的普及远远不够,由于很多人不懂徒手心肺复苏术,使我国猝死抢救成功的机率还不到万分之一。所以,需要对该技术进行推广,让更多的人学会CPR,从而建立完善的紧急医疗救护网,挽救更多的生命。
(记者 王黎 彭练练)
[[center]][[image1]][[/center]]
[[center]][[image2]][[/center]]
[[center]][[image3]][[/center]]
[[center]][[image4]][[/center]]
[[center]][[image5]][[/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