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医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成医要闻>>正文

成都商报——父母双亡痛哭不止 心理老师帮她慢慢平静

资料来源:  作者:  编审:  发布时间:2008年05月27日  点击:[]

父母双亡痛哭不止 心理老师帮她慢慢平静

 

成都商报 2008-5-26

相关媒体 四川在线

漩口中学初一一班的郭燕,从516日晚到达成都后,一直有个美丽的期待:在成都医学院博爱学校中,等待父母来看她。昨日上午11时许,两个姐姐和亲人们来看她了,小郭燕很高兴。但她惦念着父母的近况,询问身边的二姐,没想到,等到的竟是一个噩耗:“父母已经没了。”……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痛哭后,心理老师将郭燕带到了校医院输液和休息。怎样对刚刚经历了地震的孩子,说出家人的不幸消息,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难题。

昨日中午11时许,郭燕的大姐、二姐、表哥、表姐等亲戚一起来看她了。在众多亲人里,燕子没有看到父母的身影,她问身边的二姐:“爸妈呢?”二姐告诉了她事情的真相:父母都在地震中失去了生命。

燕子开始了痛哭,整个会客室内,都是燕子撕心裂肺的哭声,身边的亲人也潸然泪下。

老师张鸿面对燕子的哭泣,不知如何安慰。很快,他找到了成都医学院的老师、博爱学校的陈校长,陈校长又迅速联系了学校的心理老师。老师的建议是,让孩子将情绪宣泄出来。  

在痛哭了1个多小时后,成都医学院应用心理学教研室、省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的陈老师赶来了。她紧紧抱住燕子,让燕子明白,此刻有人始终和她在一起。她一直抱着燕子,为她擦眼泪,喂她喝水。开始,燕子拒绝将水咽下,但第二次喂她,她喝了下去,接着喝了一杯水。这是心理老师在分散她的情绪,喝水之后,燕子的痛哭变成了抽泣……下午140分,燕子被送到了校医院输液,她的身边一直陪伴着表姐和同学,慢慢停止了抽泣。

怎样对孩子说出不幸的消息?成都医学院应用心理学教研室、省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的陈老师说,燕子是一个特例。此前,他们为每个孩子都做过心理评估,发现燕子内向,不善于和人交流,几乎没有什么爱好,在此前的恳谈中,拒绝敞开自己的心扉。这在他们看来,已经出现了创伤性应激综合症的一个表现:回避。

此前,有人善意给予了燕子错误的信息:父母还在,此刻燕子从希望变成了失望,因此难以承受。燕子的哭泣是情绪宣泄的表现,比憋在心里好。等燕子稍微平复后,将为她重新作心理评估,再根据她的精神状态来制定相应的方法,修复孩子的心灵创伤,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记者 刘婷  编辑 李朋征

上一条:我校抗震防疫救助队培训村民防疫员(图)
下一条:博爱学校马健同学病愈出院(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