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者手记:九州体育馆需要眼泪
腾讯网 2008-5-23
九州体育馆里的篮球场对外界完全封闭,里面安置了部分和父母尚无联系的学生。政府说,这是为了避免有人拐卖儿童,并且让他们得到更好的休息。来自成都医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的专家们说,他们完全理解政府的苦心,但是让这些孩子与外界隔绝,无所事事,对于平复心理创伤并不好。
他们还建议政府在体育馆中应该播放轻柔的音乐,因为天热,受惊,激昂的音乐会引发人们更多的负面心理。管理者们拒绝了这个要求,理由是抗震救灾处于关键时刻,需要激昂的音乐鼓舞人心。
当心理辅导师们第一次进入体育馆的时候,还是大出意外。这些十多岁的孩子们看上去很平静,他们按照亲疏关系形成了一个个小团体,天然的有着自我防御能力。然而,随着幸存的父母一个个来接走孩子,馆内只剩下一半的孩子。每一天,他们都抗拒那个现实,但是现实终于还是到来了。
“我们要帮着他们向逝去的家长告别。”成都医学院的景璐石老师说。他们会把确定双亲罹难的孩子叫到小房间,告诉他们坏消息,让他们试着和天堂里的亲人说话,道声再见。
景璐石也会禁不住一起哭泣,虽然这也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情”。每当人们哭出声来,终于肯说出那些惨剧,心理咨询师们会稍感安慰。
当人们在九州体育馆的生活安顿下来时,梦魇再次袭来。成都医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梅挺说,从5月19日开始,主动来咨询的灾民数量大幅增加。
再加上巡视,发现病患,这实在是一个难以承受的工作,这些心理辅导人员大约两天换一次班,因为人们把惨剧、悲伤统统倾倒给他们,而他们只能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互相倾诉,支撑着继续工作。
应用心理系的大三学生陈敏已经连续工作了三天。她的一个病例经过三天努力收到成效。来自北川的小女孩自从逃生之后,再也不愿意上楼。而她和父母都被安置到九州体育馆的二楼。陈敏用了整整三天时间和她联络情感、做游戏,然后以巧克力为奖励,和小女孩比赛爬楼,终于完成了一个成功案例。而另外一个女孩子,因为惊吓过度,自此不愿意在双脚着地走路,甚至站立的时候都踮着脚尖。这个案例刚刚进行了一个上午,那家人就已经返乡了。
陈敏是这个学校第一届应用心理系的学生,毕业找工作的焦虑正在到来。灾难后的创伤平复会让心理学专业受到重视吗?陈敏没有时间考虑这个问题,她要开始自己每天的第三次巡查。
陈敏发现了张蓓,经过三十分钟的交谈,张蓓开始双肩耸动,抽泣了起来。然后她在鼓励之下吃完了午饭。
“我想看书。”张蓓说。三十分钟之后,张蓓拿到了记者从绵阳市新华书店买来的书,从中抽出了拉伯雷的《巨人传》开始阅读。
两个小时以后,她终于在溽热的天气中熟睡。脸上盖着那本《巨人传》。
一琨/钟文 编辑 毛启刚 袁萨莎 李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