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家中外媒体报道我校接收100余名汶川县漩口中学受灾师生
来自《华西都市报》5月18日
昨日凌晨,两辆大客车驶进成都医学院大门。大客车里的110多名中小学师生来自汶川地震震中位置——漩口中学。“现在成都医学院就是他们的家和学校。”学校党委书记冯有明说。
灾后吃上第一顿美餐
下车后,灾区们被护送进食堂。鸡腿、回锅肉、番茄炒蛋等热腾腾的饭菜早已摆在了桌上。
从5月12日地震发生后,漩口中学初三·二班的胡慧每天只能吃一包方便面,喝点矿泉水。见到桌上丰富的饭菜,胡慧没有立即动手,而是和同学们一起,等老师喊了“开饭”后才开始吃。吃完饭,胡慧显得精神了很多。她告诉记者:“这是几天来,我吃到的最香的饭菜了。”
每名学生两套新衣
在得知接收受灾学生的任务后,成都医学院立即成立“成都医学院博爱学校”,把学生按10人一组进行编班,每班安排1名生活老师、1名心理辅导老师、1名文化课老师(均由相关专业大学生担任)。学校还购置了大量生活用品:每名学生都配置了长袖服、短袖服、鞋袜、床上用品各两套,脸盆、洗脚盆、牙膏、牙刷、毛巾等生活洗漱用品1套。考虑到女生的特殊情况,细心的老师还准备了卫生巾。
“心理救助”立即行动
“突然间,他们就失去了亲人,没有了学校,现在又来到了一个陌生地方,让这些孩子的正常生活被中断了,肯定会产生恐惧、孤独等情绪,如果不进行心理疏导,会留下心理创伤的。”成都医学院人文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吕建国说。
据了解,成都医学院的省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已经组织了专业的教师,对这些孩子展开了“心理救助”。大学生更是自发组织起来,同学生进行交流,缓解他们的压力。
路透社成都5月18日电——周末,140多名地震孤儿被转移到了四川成都医学院校园内。该校专家和志愿工作者提醒称,社会必须做更多的工作去治疗地震孤儿和其他幸存者的心理创伤。
相关媒体: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路透社、凤凰卫视、四川电视台、湖南电视台、成都传媒集团、成都电视台800、成都全接触、成都电视台真情栏目、中国青年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成都晚报、四川工人日报、网易、新浪、雅虎、搜狐、四川在线、天府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