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漩口中学首批120多名受灾师生入住成都医学院,
千名大学生列队在校园路边,深情招呼——
“欢迎回家”
[[center]][[image1]][[/center]]
(省教育厅、学校领导对来我校学生表示欢迎)
5月16日晚9点,夜色之中,两辆特殊的大客车缓缓驶进成都医学院大门。早已自发列队等候在道路两边的大学生,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并伴随着深情招呼:“欢迎回家”。
热烈的掌声和呼喊,是献给大客车里的110多名中小学生师生的,他们来自汶川地震震中位置——映秀镇漩口中学。5·12汶川大地震让他们没有了家和学校,一些学生还失去了亲人。
“现在成都医学院就是他们的家和学校,学校师生就是他们的亲人,他们就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学校党委书记冯有明告诉记者。
“这是几天来,我吃得最香的饭菜了”
“洗了手,就不要往身上擦了哈!”下车后,灾区学生立即被热情的大学生接到,安排洗手。之后,被护送进食堂。鸡腿、回锅肉、番茄炒蛋等热腾腾的饭菜早已摆在了桌上。
[[left]][[image2]][[/left]] “来,坐下吃吧!吃完了又来添,”食堂师傅微笑着对孩孩子们说。
从5月12日地震发生后,漩口中学初三·二班的胡慧每天只能吃一包方便面,喝点矿泉水。几天里,没有帐篷,也因为害怕,她没有好好睡过觉。
5月16日早上6点,她和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长途跋涉4个多小时,到了河边的一个大平地,由解放军的冲锋舟救了出来,到都江堰,由成都医学院的老师接到了学校。
见到桌上丰富的晚饭,胡慧没有立即动手,而是和同学们一起,等老师喊了“开饭”后才开始。
吃完饭,胡慧显得精神了很多。她告诉记者:“这是几天来,我吃到的最香的饭菜了。”对地震,她仍心有余悸,地震发生时,她是班上仅有的4个跑了出来的学生。幸运的是,教室垮塌时,形成了一个空当,班上仅有2名同学遇难。
每名学生两套新衣服,一套生活用品,房间配备电视
[[center]][[image3]][[/center]]
(给学生发放全新服装用品)
据了解,在得知接收受灾学生的任务后,成都医学院做了充分准备,立即成立“成都医学院博爱学校”,把学生按10人一组进行编班,每班安排1名生活老师、1名心理辅导老师、1名文化课老师(均由相关专业大学生担任),分别负责教育和管理工作,其中生活老师与学生同吃同住。
当天,学校就购置了大量生活用品:每名学生都配置了长袖服、短袖服、鞋袜、床上用品各两套,脸盆、洗脚盆、牙膏、牙刷、毛巾等生活洗漱用品1套。考虑到女生的特殊情况,细心的老师还准备了卫生巾。
灾区的学生最需要的是信息。房间里,学校又配备了大电视,图书馆为学生准备了120多本杂志和20多本书籍。
为让这些长途跋涉的孩子吃好饭,学校食堂紧急动员,大师傅们拿出最好的手艺,准备了可口饭菜;学校澡堂烧好了水,校医院医生到了现场……
晚上7点以前,学校师生就打扫好了寝室,铺好床铺,摆放好各种物品,静静地等候灾区学生的到来。
“让他们生活好、学习好,感受到家的温暖,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抚慰,是我们的目的。”院长王亮军告诉记者说。
抗震“心理救助”立即行动
[[center]][[image4]][[/center]]
(学校志愿者安慰学生)
映秀小学4年级11岁的梁杰,是在路上跟漩口中学的大哥哥大姐姐汇合在一处的。
他告诉记者,班上44个同学,只跑出来4个。记者看到,他的小脸庞阴沉沉的,一直没有笑容。
记者看到,像梁杰一样,很多孩子来到陌生地方,虽然有点新鲜感,但很多人不爱说话,不爱动,只是默默的行动。
“突然间,他们就失去了亲人,突然间,他们没有了学校,突然间,他们就来到了一个陌生地方。地震这样的突发灾难,让这些孩子的正常生活被中断了,肯定会产生恐惧、惊吓、不安全感、孤独等情绪,如果不进行心理疏导,会留下心理创伤的。”成都医学院人文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吕建国告诉记者,像梁杰这样小的孩子,一定要进行抗震心理救助。
据了解,成都医学院的省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已经组织了专业的教师,对这些孩子展开了“心理救助”。大学生更是自发组织起来,同学生进行交流,缓解他们的压力。
[[center]][[image5]][[/center]]
因道路损坏,部队只好用船接送
[[center]][[image6]][[/center]]
孩子们 欢迎你们回家
[[center]][[image7]][[/center]]
好几天没见自己的亲人,受灾学生抱头痛哭
[[center]][[image8]][[/center]]
映秀镇漩口中学近二百名灾后学生大迁移
[[center]][[image9]][[/center]]
学院组织车辆前去迎接受灾学生
[[center]][[image10]][[/center]]
学院教师组织受灾学生上车
[[center]][[image11]][[/center]]
学校昝加禄副院长在迎接受灾学生现场接受媒体采访
(成都医学院党委宣传部 摄影 魏和平 编辑 刘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