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医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成医要闻>>正文

做好医疗保障,接治更多伤员(图)

资料来源:  作者:  编审:  发布时间:2008年05月14日  点击:[]

冯有明慰问附属医院医护人员,要求——

做好医疗保障,接治更多伤员

[[center]][[image1]][[/center]]

514,是抗震救灾紧张忙碌的日子。我校位于新都的附属医院作为定点接治灾区伤病员的医院,几乎全部的医护人员都已经不分昼夜的工作了一天两夜。为给疲累和忙碌的救护人员鼓劲,院党委书记冯有明来到医院,慰问医护人员,了解接治伤员的情况。要求附属医院做好医疗保障,接治更多伤员。

40分钟接治了120余名伤病人员

在附属医院的操场上,数个帐篷已经搭建起来,一间间简易病房里,我校大学生救护人员和医院医护人员正在忙碌。

见到任何一个医护人员,冯有明都伸出双手紧握,说:“辛苦了,加劲努力,伤病人员需要你们。”

[[left]][[image2]][[/left]]  据了解,附属医院自从512日地震发生以来,就开始大量接治彭州、新都、德阳、北川、什邡等灾区的伤病人员。为创造医疗空间,附院让院内症状较轻的病患办理了出院,接收了600余名病患。截至1412时,附属一院共收治病人近千名,住院人数保持在五百到六百之间,100多名做了手术,留院诊治的病人达400多人。在接治高峰的512日,仅在短短的40分钟,就收治了120多名伤员。

面对伤情,“时间就是生命”,附属医院全民动员,部分家属也参加了救护。医护人员面对病人,立即诊断,安排手术,一天两夜,医护人员已是高负荷运转,手术最多的一天,竟然达到了16台。

“有的年轻女医生,已经累得快要虚脱了!”附院院长夏保京介绍说。

“坚持一下,现在是你们尽力的时候,人民需要你们。有什么困难就说,”冯有明说。

“努力创造条件,接治更多的伤病员”

在医院的病房走廊、操场上,任何一间房间都住满了伤病人员。冯有明深入病房,边走边询问情况。

医院房屋有无损坏?医护人员心理如何?冯有明问得很仔细。“现在还有余震,你们要做好医护人员、病人的的心理工作,告诉他们余震已经没有危险,安心工作,安心养病。床位很紧张,但你们要努力创造条件,争取接治更多的伤病员。日常的接诊也不要放松,”冯有明叮嘱附属医院的院长夏保京、书记何仁万说。

据悉,地震发生后,附属一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院长夏保京、书记何仁万,副院长上官江洪、孙云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立即成立了医院抗震救灾临时指挥部,要求各科室医务人员坚守岗位,紧急疏散和安置病人及家属。

医护人员小跑着,将装满药品的推车及病床、氧气罐、测试仪等医疗用具全部撤到医院的空地上。通过指挥部紧张有序的协调,仅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几栋大楼的病房已空无一人,病患全部转移到了操场的空地上。

在新都区政府、新都区卫生局领导和新都区公安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合医生、护士、护工等几百人之力,一个个军绿色和红蓝白相间的临时病房快速搭建起来,医护人员忙前忙后,将病人分内科、外科、急诊等区安置,并快速抢救着因地震受创前来救治的人们。

在病人多、病情重的情况下,全院医护人员携实习学生、医学影象班学生,克服设备不齐、药品不足等“缺枪少弹”的恶劣条件,彻夜不眠,全力救治每位病患。为进一步化解重灾区险情,在医院医护人员缺乏的情况下,指挥部依然派遣了5组医疗人员和救护车分别前往彭州、都江堰等地支援。

为缓解医护人员紧张的压力,我校选调了80余名成绩优异,即将进入医院实习的准医生、准护士前来担当救护工作,加强了医护阵容,在最大范围内保障了病患的安全。目前,已达400多人次。

附院的工作,得到了冯有明书记的肯定,鼓励医院更加努力,为救灾做出更多贡献。

[[center]][[image3]][[/center]]

冯书记在附一院病房看望受伤人员

(王海川 编辑 朱德巧)

 

上一条:我校学子自发组织献血活动(图)
下一条:心理科普讲座 疑惑一一点破(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