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医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成医>>正文

锦观新闻:解码“科技”与“健康” 2021首场“校企双进”“医”路同行!

资料来源:  作者:  编审:周靖静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24日  点击:[]

 

日前,成都市“十四五”规划

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发布

特别提出——

要推进“健康成都”建设

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促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

科技创新

如何赋能“健康成都”建设?

这场“校企双进”

解码“科技”与“健康”的密码!

 

3月24日,2021年首场“菁蓉汇·校企双进·企业家进校园”活动走进成都医学院,通过挖掘成都医学院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临床医疗、产品研发等方面创新资源优势,搭建产业功能区、企业与医学院的精准对接平台。

 

结“硕果”——

3个校企项目集中签约

创新的使命既在于从“0到1”的原始突破,也在于从“1到N”的应用转化,在这其中,需要校企同频共振、不断加快协同创新步伐。

在活动现场,3个校企项目举行集中签约仪式,将科技创新的力量强力注入健康医疗行业——

四川成医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与四川智慧智养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医学院与成都医疗健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市医疗美容产业协会进行了现场项目签约。

作为签约方之一,成都市医疗美容产业协会是推动成都市医疗美容产业全球化融合发展、加强行业自律的行业组织。成都市医疗美容协会秘书长王夕丹表示,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此次与成都医学院签约,双方将在医美人才培养与教育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通过理论课程和实操训练,在增强人才专业度的同时,促进提升学生就业率。

“近年来,成都医学院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共建了医美学院,与成都市医疗美容产业协会以及艾尔建学院等医美行业的领导者签订了合作协议,其实力不容小觑。”王夕丹表示,当下,成都提出打造全国领先、全球知名的“医美之都”,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时代机遇。

“在这一机遇下,我们相信,通过政、校、企、协会等多方协作,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持续推进校地、校企联动融合,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医学美容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标准制定和产业培训等合作,助力成都‘医美之都’建设。” 王夕丹说道。

广“搭桥”——

校企合作激发创新新活力

 

构筑增长极,形成动力源,持续为校企双方“搭台”,“校企双进”正不断激荡创新活力……

作为本次路演嘉宾之一,“生物药物库和临床前药物发现”项目负责人刘江海身上有多个标签。他既是企业家,也是科研人员。2015年从加拿大毕业回国后,刘江海在成都创业,致力于创新药物的研发。2018年选择加入成都医学院,“PCC的创新研究离不开基础科研的支撑。为了从源头不断加强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工作,我选择加入成都医学院成为一名教师。”刘江海说道。

“成都有很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成都医学院也有良好的推动医学成果转化的‘土壤’,十分鼓励教师创新创业。我们希望打通从基础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加速药物研发与市场应用。”刘江海表示,当下,成都生物医药产业正蓬勃发展,良好生态的建立需要产业上下游共同发力,而“校企双进”既是一个成果宣传推广的平台,也是一个可以高效率与行业企业建立联系的精准对接平台,对推动产业生态圈建设大有裨益。

“科研在成都,幸福感很高。”作为一名有十余年科研经历的成都科技人,成都医学院药学院副教授苏青直言,这种“幸福感”既来自于可以一直从事自己喜欢的科研工作,也来自于成都创新环境越来越好、政策越来越完善。

“比如像此次举办的‘校企双进’活动,可以有效将我们的科研成果与企业向结合,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作为科研人员,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够借助多种方式,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苏青说道。

在成都医学院科技处处长张涛看来,让更多科研成果从“书架”搬上“货架”,对于进一步释放创新活力至关重要,“成都医学院不仅鼓励教师创新创业,也十分欢迎大家来成都医学院从事基础科研工作。”

据张涛介绍,依托成都医学院的专业特色与创新资源,学校一方面会主动与企业对接,多措并举推动基础科研成果转化;另一方面,也会积极征集企业需求,寻求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点。“过去,我们推动科技成果对接大多是‘点对点’,这次举办‘校企双进’活动,可以进一步拓宽校企对接渠道,提高对接效率。特别是成都医学院非常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相信企业会在这里找到更多的合作机会。”

 

本次活动中,有哪些创新医药产业成果亮相?一起来看~

成果1——

近年来,透皮给药制剂迅猛发展,纳米透皮制剂已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活动中,原创技术——“热感剂纳米加工技术”亮相。据成都医学院药学院副教授苏青介绍,该技术将热感剂进行预处理,再加入到中药凝胶膏剂中,既能避免使用体积庞大的铁粉发热包,也能解决热感剂原有的对皮肤刺激性大、发热时间短、稳定性差、难以推广等问题,显著降低刺激性、延长发热时间。

成果2——

什么是生物灭菌?又具有怎样的效果?成都医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王丹教授介绍了团队的“一种用于生物灭菌效果监测的生物指示剂及其制备方法项目”。据介绍,使用灭菌生物指示剂可做到实时监测,且能对压力蒸汽灭菌物进行快速验放,可有效地满足临床需求,降低因灭菌失败导致物品召回的成本和不良影响,进而达到减少和控制感染的发生。

成果3——

受红曲饮片销售一线人员启发,“高产富含莫纳可林K的红曲霉菌株及其应用项目”项目负责人阳泰致力于探索红曲霉菌株的创新应用。“由于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该品种明确的功效,我们希望研发出该品种,期望获得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阳泰介绍,本项目已申请专利菌株保护。

成果4——

“我们基于库技术进行生物药物发现和优化,已有千亿级多样性抗体库,可以供生物药物的HIT筛选。” 成都医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研究员刘江海介绍了团队介绍了以基于库技术的生物药物发现和优化等为核心技术的“生物医药库和临床前药物发现”研究。据了解,目前,其第一个药物品种已经进入科研临床试验1期。

成果5——

呼吸道感染多为细菌感染,治疗方式主要是使用抗菌药物。以靶向核酸标记捕获专利技术为核心开发的诺瀚康医学核酸侧流层析基因检测平台,能用于开发快速便捷的“POCT基因检测产品”——即能够快速便捷进行基因检测。“病患无需长时间等待结果,甚至可以在家里完成个人检测,微量样本一小时内即可检测出病原菌,大大降低检测时间。”项目负责人卢涛介绍道。

成果6——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被认为是导致甲状腺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含量检测是甲状腺疾病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指标。“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试纸在国内外尚属首例,经过200例临床样本实验证实,准确率为99.5%。”成都医学院刘鑫教授介绍,项目依托单位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是西南地区知名的甲状腺疾病诊疗中心, 拥有全球最大甲状腺临床样本库。

除此之外,在活动现场,四川太平洋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全息蜀坤辐射防护有限公司、成都容易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业围绕企业发展需求,表示将在引进高端人才、技术攻关等方面加强与成都医学院的交流与合作。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宋妍妍 实习记者 李菲菲 市科技局供图 责任编辑 李怀英 编辑 钱虹辰 校对 杨馥筱 审核 王晋升

 

链接:https://v5share.cdrb.com.cn/h5/detail/normal/4175081448604672

 

 

上一条:四川观察:发布6项成果!2021首场“ 菁蓉汇·校企双进”活动来了
下一条:新浪网:成都医学院全面动员部署党史学习教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