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客户端四川频道11月18日电(吴晓颖 周靖静)“你好,我正在备战考研,本来就敏感烦躁,疫情来了之后,节奏被打乱,更难进入学习状态,我该怎么办?”在“成医心理对接理工管科院”群里,成都理工大学一位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作为心理援助志愿者,成都医学院的柯心雨迅速联系对方,进行了“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为更好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帮助解决隔离人员焦虑急躁、恐慌等心理问题,成都医学院近日组建抗疫心理援助志愿服务队,向成都部分封控小区、部分高校开展心理援助活动。为更好地提供心理支持,成都医学院志愿者们还注册了“橙子说心理”公众号,推送心理科普知识,开展咨询预约和相关服务。
成都医学院心理学院副院长胡莹说,疫情期间,该院专家和志愿者团队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进行疫情相关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引导师生、居民科学面对疫情,保持健康心态,共同织就温暖的“心理防疫网”。
心理援助热线开通后,师生轮流值守。成都医学院老师唐莉值班时,接到这样的求助电话:“最近在家待得太久,总感觉烦躁不安、胸闷压抑、睡不着……”唐莉耐心倾听了求助者的讲述,并就其生活烦恼进行探讨交流。
“咨询师首先要共情,让对方感到温暖亲切、没有距离感,可以毫无保留地倾诉负面情绪,然后再委婉、温和地进行鼓励和引导。”唐莉说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