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7/BE/2B/407549E69E8147C2C9274884E52_E1132574_36ED3.jpg)
对医学生来说,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用身体,担当了他们迈入医学殿堂的“导师”。
4月4日,清明节前夕,在小提琴曲You Raise Me Up(你鼓舞了我)的音乐声中,成都医学院师生、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属、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及志愿者100余人,佩戴红十字标识、手持菊花,鞠躬致敬“无言良师”(对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的尊称)。
![](/__local/7/52/D3/85FCD7FA4FB93440CFC65A47DAA_5F50A515_1BD0B.png)
此次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以“春之生﹣生命·遇见”为主题,由成都市红十字会、德阳市红十字会主办,成都医学院、新都区红十字会承办,眉山市红十字会、资阳市红十字会协办。
活动现场,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代表刘小英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分享了在自己的带动下,身边6位朋友陆续进行志愿者登记的故事。同时,作为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属代表,身坐轮椅的宋薇还含泪分享了逝者生前的故事,讲述了当得知亲人的眼角膜帮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时,自己心中的感动和欣慰。
据了解,成都医学院的“无言良师”中,既有刚出生4天的婴儿,也有104岁高龄的老人。他们曾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最后都选择了为生命接力的“无言良师”。
![](/__local/0/40/58/885280065CDCD637CB5FF5A29E4_A1DDDADE_10FC9.png)
成都医学院副校长王计生表示,致敬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活动已举办8年,旨在传递捐献志愿者无私奉献精神、培育医学生“仁爱”之心、奠基医学生美好医德的医学人文教育课和“课程思政”示范课,“感谢捐献志愿者和家属,正是他们的大爱和无私奉献,让学校接受的遗体基本满足了教学需要,为医学生们架起了通往神圣医学殿堂的桥梁。”
![](/__local/6/66/C8/25FC23289BD226266835E90AEDE_64DAE15B_20059.png)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据成都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主任雍刘军介绍,学校还设立了人体生命科学馆,通过展示人的生命历程、遗体捐献志愿者的事迹和遗言等,潜移默化影响医学生。
同时,成都医学院还将遗体捐献志愿者的大爱和无私精神融入课堂教学,每学期第一次解剖课,老师都会组织学生向“无语老师”默哀致敬,宣讲“无语老师”生前事迹、生前遗言等,引导学生体悟感恩、奉献和责任。
近年来,在各级红十字会的努力下,在全社会的支持下,仅成都市就有14.8万人登记成为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实现遗体捐献12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