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清明,可一些遗体捐献者家属犯难了,因为没有墓地,何处祭扫?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成都医学院从去年起,每年清明节前都组织一场专门的向遗体捐献志愿者致敬的活动,为遗体捐献者建纪念碑,设置专门的感念堂,记录捐献者的生前资料。仪式当天还邀请遗体捐献者家属到校园与师生共同纪念。
昨(3)日,在学校解剖教学楼的“馨香园”前,师生又一次向学校一群“特殊老师”——遗体捐献志愿者奉上了洁白的菊花,献上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谢。“由于没有统一的祭扫场所,目前省内类似的有关遗体捐献者的祭扫活动多半都在高校医学院内举行。未来,这样的尴尬将逐渐改变。”记者也从省红会了解到,今年省红会将牵头并联合多个部门在省内建立专门的遗体捐赠志愿者的祭扫场地,让他们的奉献和捐赠受到应有的尊重和纪念。
成都医学院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主任苏炳银教授介绍,为了向遗体捐献者们致敬,在学生的第一堂解剖课上,老师都组织学生向奉献身体的志愿者致敬,教育学生尊重遗体,感谢“无语老师”的贡献。(记者 汪玲 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