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aper.scdaily.cn/scrb/20120308/

□本报记者 向朝伦
每人每月10元 资助贫困学生
高高的山,缓缓的河,一颗大大的红心,在山河间穿行。这是一幅粗笔勾勒的画,稚嫩拙朴。3月刚开学,成都医学院益暖联合会的熊曼收到北川小朋友寄来的这幅画,激动的她立即把小组的同学召集在一起,分享这份快乐。
过去两年,成都医学院益暖联合会共资助北川县农村贫困学生35人、凉山贫困学生4人,每生每月至少可获得100元的助学金。获得资助的儿童时不时会寄来书画、成绩单、感谢信等,向这些大哥哥大姐姐表示谢意。
“自己都需要别人帮助,还去资助别人?”2009年上学期,几个贫困大学生筹划成立益暖联合会时,曾这样被质疑。以2008级药学院本科生黄阻秋为首的10个人最终成立了这个社团,他们认为,以受助者的心理去资助别人,更能体会需要帮助者的心情,也是对社会的感恩。
因为大家都不宽裕,益暖联合会决定量力而行,每人每月挤出10元钱,10个人每月就有100元,共同去帮扶一个贫困生。他们招募会员的口号是:女生少买两个发夹,男生少喝两瓶啤酒。虽然会员大多都是贫困生,很多人至今还在接受别人的捐助,有的接受国家助学金、奖学金,有的在学校勤工俭学,有的在校外做家教、兼职挣生活费,但每月10日交钱的日子他们从没有错过。
每周奉献一天 支教农民工子女
“资”助是有限的,“智”助却是无限的。从去年底开始,益暖联合会推出“红领巾助学计划”,在学校附近的天回镇第二实验小学征集需要补课的打工者的子女,利用周末时间给他们补课。
学校随后调阅了10个学生的资料。益暖联合会随即排出计划,每4个会员辅导一个小学生,每两个会员一组,抽出周末一天时间,从8点半到11点到家里给孩子们补课。
“我们的‘红领巾助学计划’才开始不久,但从家长的反馈来看,他们对我们的支教是满意的。”现任益暖联合会会长、2010级药学院学生刘敏说,这学期结束后将总结一些好的办法,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 “红领巾助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