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护理学院以“文润匠心,护育未来”为主题召开课程人文工作反馈会。院长曾兢教授、副院长何春渝教授携各课程负责人、临床专任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共同探讨人文课程和课程人文建设新路径。


会上,人文护理教研室主任张丽梅汇报成果。据悉,依托五大院校联合开发的《护理人文关怀》数字资源,学院成功整合了《护理人文关怀》《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两门选修课,创新推出《生命教育与关怀实践》课程,通过“理论+实践+反思”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人文理念与专业技能的深度融合。目前,学院已全面启用该数字资源,首批赋能《护士人文修养》《妇产科护理学》等6门核心课程,引导学生在实践场景中强化人文关怀意识。

与会教师围绕“数字化人文教学创新”“科学评价体系构建”等议题展开热烈研讨,提出建立动态案例库、引入多元评价指标等改进建议。
会议指出,部分课程存在人文关怀案例开发不足、融入不灵活、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短板,需进一步挖掘课程思政与人文元素,优化教学方法。会议强调,护理人文教育是培育“仁心仁术”护理人才的核心。全体教师应继续深化课程人文建设,通过系统化设计、精细化实施,将人文关怀融入教学全流程。
(护理学院 李孜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