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知识传给学生,把智慧献给学院,把快乐留给自己,”这是我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张晓的人生信条。凭借这个信念,他克服了人生道路上无数的艰辛与坎坷,在医学和医学教育的“实验田”里,无怨无悔地辛勤耕耘着。
情系学校
1983年,张晓毕业于昆明医学院后进入昆明军医学校,1987年8月来到我校,任人体解剖教研室讲师,陪伴学校走过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20多年来,面对各种诱惑,张晓总是与学校风雨同舟,因为他热爱成医。
1998年,张晓被任命为成都军医学院实验技术教研室主任。当时,学校仅有两间生理实验室,病理实验室和药理实验室也各一间,实验员仅2人,实验教学条件不能满足办学规模的需求。为加强实验室建设,张晓向学校提出了整合、优化教学资源,组建机能教研室的建议,把学校所有分散的教学仪器进行集中使用,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资源的优势。同年3月,他参加四川省实验室改革与管理课题研究,结合课题,他建立了全新高效的实验室体系和规范化管理模式,该课题2005年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2004年8月,学校从军队整体移交四川省。这时,他有很多选择,同济大学医学院邀他去,并许下诱人条件;昆明神经科学研究所亦抛出橄榄枝;当初和他一起读博士的好友,在美国也发出邀请。但都被张晓婉言谢绝了,他说:“学校转地,人才流失,百废待兴。要我在这个时候离开学校,很难做到。”是啊,从学士到硕士再到博士,二十载花开花落,春去秋来,是成都医学院培养了他,在这片热土上,他日复一日地在教学园地辛苦耕耘着,洒下汗水,付出心血,他热爱学校。
学校移交地方后,人才流失很大,渐渐成长起来的实验技术教研室又只剩下张晓一个“光杆司令”。每天常规的上班时间是8小时,而张晓的课经常排到6节,有时甚至达13节。每天除了上课,他还要参加会议、搞科研。每次做实验,学生一来就是100多人,几个实验室里常常“人满为患”,仪器损坏是常有的事。原本不怎么精通仪器维修的张晓,为了不影响学生们做实验,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学习如何保养维修,并为此专门买来了各种电脑软件、电烙铁、钳子等实用工具,成了仪器维修上的行家里手。
爱洒讲台
20多年来,张晓教授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成长为教授,在教学事业中默默耕耘,并乐在其中。要成为一个好教师,他的体会是:热爱、果敢、坚持、宽容。
2003
年12
月18
日
,张晓教授下班回家路过石化厂,被一辆急速行驶的三轮摩托车撞伤,右臂粉碎性骨折。住院期间,时任学院政治委员的冯有明大校带领全体常委前去医院看望,使张晓颇为感动。住院时正逢年尾岁末,工作头绪很多,教研室人手却很少,躺在病床上的张晓,时刻都在牵挂着教学,牵挂着学生。住院仅3周,他出了院,站上讲台。手臂缠着绷带,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吃力,可他咬牙坚持,一丝不苟,学生深受感动。几年过去了,那道长长的瘢痕依然清晰可见。
张晓一直把“走创新之路,建特色强校”作为指导思想,不断思考实验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他把实验教学改革的创新与特色概括为“一个中心,两种能力,三项工程”——即以学生为本,把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工程、教学质量工程和创新素质教育工程。一方面,他注重构建科学的、富有特色的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体系,把设计性和探索性实验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采取了集中授课、小班实验教学和实验设计答辩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主编特色教材《医学机能实验学》;采取自主式、交互式、病案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开放实验室,为校内外提供实验教学平台。自开展机能探索实验设计以来,共有12个本科班学生撰写了探索实验设计200余篇,收录入成都医学院实验设计汇编。医学机能实验学于2006年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另一方面,他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培养动手能力强和创新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将实验教学、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成立了大学生实验教学改革委员会和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委员会,积极支持学生参与实验教学改革,开展大学生实验设计大赛、大学生实验教学改革研讨会等,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同学们的科研热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学生已完成实验教学改革论文50余篇,科研论文20余篇,申报专利4项,研制实验仪器3件。
谈到这里,张晓动容地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学院真是人才辈出,许多同学实验设计方案和论文水平是相当高的,已经有一些论文在国内的核心期刊发表了!”采访的当天,他正忙于修改学生的论文。看到桌案上放的一叠论文,我们实在有些不忍心打扰他。
醉心科研
张晓在教书育人上兢兢业业,在科研学术方面也是硕果累累。
近年来,他承担省部级课题7项,校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近百篇,主编和参编专著3部,申报专利3项,并担任《中国临床康复》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先后获总后优秀教学成果奖一项、第三军医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四等奖各1项;承担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医学机能实验学、实验动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等课程;2003荣获第三军医大学“九五”科技先进个人;2005年被学院评为“十佳教师”;2006年被四川省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学院“优秀教师”。
面对这些荣誉,张晓并没有感到满足,只是会心地笑了笑。他说:“光荣与梦想齐飞不仅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责任。”他把“胸怀祖国,迎接挑战;追求卓越,创造辉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正是这样的理念不断地激发着他的工作热情。
仅今年3月,他就编写了《医学机能实验设计的方法与原理》、《医学机能实验设计汇编》、《大学生科研论文汇编》、《大学生实验教学改革论文汇编》等五本书。老师们开玩笑说他在与时间赛跑。
04级柯雪同学十分激动地说:“在生活中,总有一种感动会令人泪流满面,总有一种精神会使人心灵振憾;张老师是院长助理,又是教研室主任,平常有繁忙的教学、行政和科研工作,而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本科学生,张老师却花很多时间和精力为我修改文章,张老师对我们学生的深厚感情让我感激,张老师的敬业精神更是对我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终生。”
“山不在高,创新则灵;水不在深,努力则行,”这是张晓在工作手册上写下的几行钢笔字。凭着努力,张晓在人生道路上克服了无数艰辛与坎坷,凭着创新,张晓在医学的实验田里无怨无悔地精心耕耘着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