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多项举措阻击甲型流感
面对秋季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严峻形势,我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在暑假和开学前后对防控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各院(系)和学校门诊部等单位采取了各种措施,对返校学生和入学新生进行了体检,在入学后实现了每天检查、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上报的防控机制,“严防死守”阻击甲型流感,为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4月29日,教育部下发学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文件,我校领导传阅文件后,立即部署防控工作,召集相关部门,举行紧急会议,明确了各部门的责、权、利,并成立了以院长王亮军为第一责任人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以及防控办公室。
5月12日,学校门诊部在公共卫生教研室支持下,经过充分论证,制定出了《成都医学院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试行)》,指明学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按照预案,学校门诊部设立了发热门诊,建立健全了预检、分诊、转诊、隔离、消毒、疫情上报、医疗废物处理等制度,备齐了呼吸道和肠道疾病的必备药品,对学校人员聚集较多的地方进行了常规消毒。随后,学校防控办公室组织门诊部全体医护人员学习了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标准和防护知识,向全校师生宣传了甲型流感的预防知识。
开学前,学校防控办对各院(系)学生队(特别是新生队)的健康联络员、辅导员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培训,并要求各院(系)对开学的防控工作,高度重视,周密准备。要求各院(系)掌握每名学生的出勤和身体健康情况,对因病缺席学生,要查明病因,对体温超过37.5℃或身体异常及有可疑症状者要密切观察,及时上报。
开学报到期间,门诊部设立了体温检测点,对有发热症状的学生,立即进行观察,并采取相应措施。尤其是对甲型H1N1流感疫区的学生和家长,门诊部首先进行体温检测,合格后再给予报到注册。对返校实习生,学校提前了解健康情况,并逐一告知发热学员待体温正常后方可返校。在返校当天,交上了最近7天的体温测量单,没有测量单的,必须立即由门诊部测量体温,并进行监控。
入学两周内,学校施行了发热学生零报告制度,学生队每日向防控办电话报告学生情况,并实行严格的晨检制度。学校门诊部还不定时派出巡诊医生抽查各院(系)的晨检情况和晨检记录,巡诊医生每周巡诊次数不少于3次,并详细记录每次巡诊情况。
经过多方努力,多项举措,我校甲型流感防控工作实现了阶段性的工作目标。目前,防控工作实现了每天检查、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报告的防控机制。
(王海川 记者 周琼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