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场上唇枪舌剑 “成医英才”尽显风采
——“成医英才”大学生辩论赛第三场圆满结束
[[center]][[image1]][[/center]]
6月19日晚7时,“成医英才”大学生辩论赛第三场拉开序幕。双方选手就“人为自己活着才快乐还是为别人活着才快乐”展开激烈辩驳。
陈辞有力 观点鲜明
辩论一开始,双方一辩就在两分半的开场陈辞中,展开了激烈交锋,现场气温逐渐上升。
[[left]][[image2]][[/left]] 持“人为自己活着才快乐”这一观点的正方选手指出,快乐是自己的,是自己通过不同的方式给自己的;让自己活着是基础,是前提,带给别人快乐是一种高尚的人格,是精神层面的享受追求;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以及帮助他人绝不等同于为他人而活。
[[left]][[image3]][[/left]] 持“人为别人活着才快乐”这一观点的反方选手就正方的开篇立论诘问道:“对方辩友将人的生存等同于人的生活。难道人最低级的本能竟是人这一高级动物生活的最高目标吗?”他们强调,从逻辑学角度上讲,人为别人活是人得到快乐的必要条件,即人要得到快乐必须要为别人活;一人成人,二人成从,三人成众充分说明了人是社会的人,人不能离开别人单独生存这一社会性在今天更多的表现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唇枪舌剑 孰伯孰仲
进入辩论环节,比赛渐趋白热化。双方选手唇枪舌剑、妙语连珠,一时间场下掌声不断,场上伯仲难分。
“我们之所以选择医学,为的是救死扶伤,为他人奉献自己我们才觉得快乐不是吗?”反二辩李超向正二辩张艳如是问道。“我们救治他人为的是自己心中的那份理想与信念,是自己通过努力使自己内心感到满足而得以收获快乐”,张艳答道。
正方三辩赵雅洁向反方二辩提出的一个问题令场下笑声不断,虽不严肃但却份量十足,“既然人为别人活着才快乐,那不妨做一个选择题:现有甲和乙同时爱上了你,你会顺从自己的感受选择你喜欢的那个人,还是为了另一个人活,但这样你快乐吗?” 无奈过后,对方答道:“我会选择放手。”
评委点评 发人深省
作为此次辩论赛的特邀点评嘉宾,图书馆馆长刘萍副教授的点评为比赛添了一份精彩,“为他人而活,我反对”,顿时场下一片哗然。刘教授娓娓道来,“我在生活中遇到过两个学生,第一个同学在上课的时候忽然要请假,理由是他的同学来了,他如果不陪他们打篮球的话显得很没义气;第二个是位女同学,她不敢去参加任何活动,原因是这样的话别人会说她出风头;他们这都是为别人活啊!”
但刘萍另一句话让在场同学更为诧异:“为自己而活,我也反对。”刘萍举了一个例子:两位瑞士的心理学家——70余岁的夫妻两人来我校开展心理讲座,席间观众提到5·12地震中未顾及学生安危而先行逃跑的“范跑跑”,问他们有何看法,两位专家不知是感到难以置信或是没听明白,在第一次翻译后,他们脸上露出了诧异的表情。经第二遍翻译,夫妻二人只说了一句话,“作为老师,你有为学生服务的责任,”点评过后,场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评委主席李晋川教授说:“同学们能将物质、精神和哲学熟练地运用到比赛中来,这很好。‘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无论是为自己活还是为别人活,精神生活总应高于物质生活。相信同学们今晚一定收获颇多。”
比赛持续近两个小时,最后,正方三辩赵雅洁凭借沉着、冷静和敏捷的思维摘得最佳风采奖,正方医学检验系代表队获得此次比赛的胜利。
[[center]][[image4]][[/center]]
(黄坪 记者 许丹 吴菲 摄影 刘权 编辑 刘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