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谭涵 钟海燕
2011年12月30日《成都医学院报》2版
“可以救人啊,所以就去了,”快速话语中,透着几分爽朗。简简单单的回答,反而让我们有些不知所措。9月14日,义捐骨髓的事已过去好几天了,这位带着干净笑容的女孩,依旧那么低调。
仅仅因为“可以帮助人”,就推动她在平淡的岁月里,一直坚持着做着好事,即使捐献骨髓,她也不遗余力……
她是周颖,学院2009级检验医学院的一名普通大学女生。
克服一下就好了
血细胞分离机上垂下两条细细的管子,鲜红的血液从躺在病床上的周颖的右手血管中缓缓流出,经过分离机,又再回到她体内。
9月14日上午9:00,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分离机正一点点地分离出周颖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阳光照进散布着淡淡消毒水味道的采集室,安静中,似乎孕育着某种躁动和希望。此时,身处上海的一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正等待着这鲜红的血液——那是热烈的新生希望。
6月底,作为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自愿者,周颖接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她与一位患者配型成功,十个位点完全重合。“最开始是我代接电话,听到这个消息时,她特别惊喜,说‘怎么会这么巧,十万分之一的机会居然让我给碰上了!’”周颖的室友说。
周颖急切地拨通红十字会老师的电话,“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你了解吗?”
“知道,但可以救人,自然是好事;这点暂时的影响,克服一下就好了……”
采集室内,周颖若有所思地看着血细胞分离机上挂着的装造血干细胞悬液的袋子,许久,像是想打破这种沉默般,惴惴不安地问医生:“会不会采集第二次呢?”医生说一般不会,悬液中细胞浓度够了就不用了。
“怕疼,那针管好粗,怕被扎第二次……”事后她笑着说。之前在病房里等待医生时,她也局促不安地说:“害怕……”周颖母亲安慰着说:“你之前那么勇敢,怎么现在又怕了呢?”
然而7月初的第二次配型,她确确实实有些动摇。因为配型成功,捐献前要打5针外周血动员剂,会有腰酸背痛和像感冒一样的不良反应,严重的话,要住院休息。“当时我一直给自己鼓劲:克服一下就好了,克服一下就好了,”周颖说。
这次,周颖咨询了母亲的意见。母亲一个劲地在家里抱怨:“你那么怕打针的,怎么就去捐献了呢?”母亲担心她会因捐献染上什么病,又害怕捐献会对身体伤害太大,后虽经红十字会老师解释,理解了,可还是心疼:“她要做好事,做父母的肯定支持;可担心万一啊……”
几天后,同学问周颖:“决定捐了?”“决定了,义无反顾。”在等待二次配型的结果时,她更新了QQ心情:“十万分之一的机会,希望得到的是个好结局;远方的那个人,让我们一起祈祷。”
助人是一种习惯
要分离出足够的造血干细胞,需要三个多小时。周颖的母亲站在病床前焦急地问这问那,医生让她安心坐下,她却一直不愿意。紧张地盯着分离机的周颖,突然转过头来说:“想看电视。”后来周颖说:“本来挺紧张的,后来想想,大不了再挨一次痛;发现母亲紧张,就想转移一下她的注意力,呵呵……”
周颖的母亲记得,大一时,有一次回家,高兴地跑到跟前,晃着献血证喊:“妈,你看这个是什么……”。“捐献是做好事,但也耽误自己的事,你看是不?”母亲带着点不满,但这并不影响周颖帮助别人的想法。
“她一直就这样子,学校里组织什么捐款啊,她总是都颠颠地跑去,捐书捐物捐衣,”室友说,在大一,她们一起参加了学校益暖联合会新芽助学计划,每个月捐献10元钱,给北川重灾区的贫困儿童,并且一直坚持到现在。
三个半小时后,造血干细胞分离终于结束。医生说浓度足够,还超出了一点点。听到这里,脸色苍白的周颖很兴奋。
很快,她更新了自己的QQ心情:“今天我的细胞争气,一次采集就顺利达标。现在它已飞到上海,参与另一个人的生命了。希望在远方的那个人能坚强的走下去,活的更精彩”。
周颖完成了患者对她的期待,不过帮助他人的路,却还没有终结。
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
周颖记得,中学时代,对每年都会停在校门口的献血车,她总是充满期待。“当时看到别人去献血,自己就很想去,可惜年龄不够。进大学后,看到成都军区血站在校内组织献血,立刻就跑去了,”周颖说。
后来新芽助学计划征集志愿者、红十字会征集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她和她的朋友们不假思索地报了名。
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前几天正值中秋,打外周血动员剂的期间必须住在医院,她的室友们特意赶去看她。“其实这次一共有三个人给不同的人捐献造血干细胞,我是四川省第47个捐献者。我不是一个人在行走,身边的很多人在帮助别人,也有很多人关心我。”
只是因为“可以帮助人”这一简简单单的信念,周颖让助人成为了一种习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她都默默坚持着,未来,她也还将默默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