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文艺园地>>正文

读《苏东坡新传》有感

资料来源:  作者:白楠欣  编审: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1日  点击:[]

一提到苏东坡,留给很多人的印象其实都是乐观豁达开朗,一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像“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都给人一种苏轼他就是能在逆境中任风雨吹打我子岿然不动的魄力。那么他这种心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通过《苏东坡新传》这本书来探寻他人生态度的塑造过程。

大家都知道人是群居动物,一个人的成长,性格塑造,习惯养成都离不开家庭这个大背景。苏轼的原生家庭确实值得一说,苏轼的母亲当时是当时眉山的名门,算下嫁给当时还未出名,比较闲散的苏洵,她实际上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女人,对外经营布帛生意赚钱让苏洵安心读书,在家相夫教子,她对苏轼的性格有很大的影响。

书中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苏母对苏轼讲关于范滂刚正不阿而被小人诬陷致死的故事,苏轼问她:“儿若要做范滂,你许我吗?”苏母说:“你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母吗?”所以在这样一位知书达理的母亲的引导下,苏轼立志做一个追求真理而不惜以死相争的巨人,但也这样的雄心壮志造就了他四十年错落的噩梦。

如果说母亲的教育是正直的光,那么父亲的教育就是严厉的尺。

苏轼曾在暮年贬谪到海南时写过关于苏洵的一首诗,梦见小的时候贪玩忘了功课,被父亲批评的事。老年都还想到小时候调皮被打的画面,可想而之苏洵对苏轼有多严厉。为了教导他的为人,苏洵专门写下了《名二子说》来解释轼名字的来源:轼是古代马车上没有实际功能的部件,但他有装饰辅助的作用,如果少了轼,马车就不完整了,借此来表明苏洵希望苏轼安守本分,不要太锋芒毕露。俗话说知子莫若父,苏轼可以说这辈子的仕途都败在了两件事上:嘴巴和笔,他前半生顺风顺水,难免在文坛,政坛上表现高调,却没想到的是所谓的“高调”最终成了替罪羊。但是如果苏轼不在年少轻狂一把,那么就很可能不是我们现在认识的那个可爱豁达的苏东坡了。所以人各有命,苏洵的教导起的作用就是培养他不举礼节,开拓进取的品性。

苏轼的性格塑造离不开良好家风的培养,但也不光是家庭。苏轼是眉山人,在蜀都境内,蜀地从古至今对很多诗人来说意义非凡,苏轼也不例外,本书开篇没有直接讲他人生的起起伏伏,而是谈到了蜀地的变迁,从春秋战国五丁开山,地崩山摧壮士死,到蜀汉诸葛亮凭四川六出祁山,争胜天下;从安史之乱让蜀地卷入纷争到王建自立前蜀,至宋朝这个时候,宋人治蜀一直采取的是高压政策,对蜀人也有偏见,苏轼当时有“末入壮版,已怀归志”也是地方性格的表现,与一般人的淡泊不尽相同。苏轼40年的政治生活中被人疏远永远孤立,受出生地的影响不能说完全没有。苏轼写下关于成都的诗句比比皆是,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临江仙,送王缄》的那句“”忘却成都来十载,因未免思量。”和“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特别是最后一句:我的身躯就好像传舍一样辗转流离,何处才能是我的家乡啊!此时的苏轼,已离别故乡四川眉山近十载,长期在外宦游,而且是先后经历丧母丧夫丧妻,可以说身边没什么亲人,正好这个时候他的妻弟王缄从遥远的故乡来到杭州探望他。所以在离别的时候苏轼心中涌起的不只是对弟弟离去的依依不舍,还有对自己人生旅途漂泊不定、家乡亲友日渐疏远的悲凉感受,他把自己比喻为匆匆过客居住的驿站,感叹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对永恒故乡的深深向往。

其实这个时期的苏轼身上是带着傲气的,他前半生功成名就,人中龙凤过的顺顺利利,所以他受不了朝廷新党的挤兑,身上的文人气太浓了,不会来虚与伪蛇这一套,自请到杭州来。那个时期的苏轼情绪是被放大的,直接的,因为算是实打实的第一次挫折,不像到中晚年那么“无所畏惧”。所以他在离开成都后的经历更好印证了一件事:成都保护了他的文人志气,年少轻狂,成都包容和谐的环境塑造了苏轼可敬可爱的性格。以至于到了晚年想再次回到成都时,却留下了“所狠蜀山君未见,他年携手醉郫筒”的遗憾。

如果说成都是苏诗刻在骨子里的轻狂,那么苏轼真正的潇洒有是怎样形成的呢?

苏轼后半生不断被贬贬贬,从杭州小小打压,到乌台诗案后就明争暗斗处处针对他,即使苏轼有过人的文学成就,也会成为一个朝代政党斗争的牺牲品,而且很意外的是成为牺牲品的表面原因也是他过人的诗文才华。到后来他捡回一条命后被贬黄州,当时的他刚刚经历人生一个大的浩劫,黄州可谓是承载了他太多的情绪,所以这个时期与他的仕途相比就是在文坛大放光彩的时候。“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寄情山水的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安然若泰的苏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寂寞孤独的苏轼。这样的多面更是他克服困难处境的一种方式。朝政上被诬陷固然深受打击,但他最值得学习的一点是他有自我面对的勇气,不管是寄情山水,还是写诗做文,他都在思考乌台诗案的脏水泼到自己的原因会不会有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反思自己的文章是否太过于富于表面,空乏无用,不济与世。他不止一次地懊悔:“轼少时好议论古人,既老,涉世更变,往往悔其言之过,故乐以此告君也”“又仆细思所以得患祸者,皆由名过其实,造物者所不能堪,与无功而受千钟者,其罪均也”。回忆起苏轼名字的由来,收敛锋芒,安分守己是他从一而终都没能做到。克服生活的困难,精神的困惑固然是一种真潇洒,但是对于当时的苏东坡的潇洒是对自己的人生个性做一个反思。

所以苏轼在读书的过程当中褪去了浮躁,形成“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泰然若是,与农民的相处中去掉尖酸刻薄的小家子气,养成“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宽容大气的心态,沉淀出一个更加鲜活的苏东坡。

总结下来我们之所以能有这么多人来了解喜欢苏轼,离不开他出众的才华还有善于调节,用于探索,不自暴自弃的人生态度,这也是他向后人传递的一种乐观精神,希望大家以此自省。

(护理学院 白楠欣)



上一条:冬日暖意
下一条:读苏轼《寒食帖》

关闭